清明假期的出游人次有望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旅游业都期盼着借此推进行业复苏进程。不过,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短时间内释放的巨大需求又对旅游业的方方面面形成不小压力,有关方面应提早积极应对。
春光正好,花开正盛。再过几天就将迎来清明小长假,不少人打算在假日里出去走走,感受一下大美春光。
有专家作出预测,清明假期的出游人次有望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预计将达到1亿人次。各大在线旅游企业的机票、酒店、租车、门票、跟团游等产品预订情况佐证了专家的乐观判断。
这当然令人欣喜,毕竟旅游业上下都期盼着,在春风的吹拂下,行业迸发出昂扬生机。不过,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短时间内释放的巨大需求又对旅游业的方方面面形成不小压力。
首先,出游高峰时,疫情防控工作容不得半点大意。眼下,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好转,为人员流动开启了绿灯,也极大地增强了人们的出游信心和热情。同时,各地要认识到,目前全球仍处在新冠病毒大流行阶段,境外输入风险依然存在,还要继续绷紧防范疫情传播这根弦。各地要按照疫情防控指挥机构统一部署,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景区要合理设置游客接待上限,继续推进门票预约制度,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酒店客房日用品等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公众自觉戴口罩、少接触、常消毒,养成“一米线”好习惯,对自己健康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其次,旅游市场应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旅行过程涉及吃、住、行、游方方面面,出游高峰时,让游客保有良好的旅行体验并不容易,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清明假期到来之前,应对出游高峰的必要准备工作已经有条不紊地展开:文旅部门印发通知,对做好春季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场工作作出部署;铁路方面在旅游热门方向采取增开动车、动车重联等方式,尽力满足游客增长的出行需求;交通部门提前发布道路交通提示,提醒人们合理选择出行时间、线路、方式,避开高峰时段、警惕危险路段;市场监管部门对“不合理低价游”、旅游景区哄抬物价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精准打击……这些政策举措虽不足以解决所有问题,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游客出行的便利度和满意度。
再次,应让游客们在出游高峰时有更丰富的选择。需要在供给上多想办法,洞悉市场变化,开发一批适应游客需求的旅游线路、旅游目的地、旅游演艺、沉浸式体验项目等;适当延长博物馆等群众喜爱的文化旅游场馆的开放时间,创新更多夜间旅游项目,方便游客错峰出游。
最后,广大游客应注意文明出行。近一段时间,一些不文明旅游行为有所抬头,比如出现了“长城刻字”的情况。清明假日期间,游客应坚守文明底线,除了要戴好口罩、坚持“一米线”距离,还应注意不攀折花木、不乱写乱画等旅游细节,切实把文明装进行囊里、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作者:张 雪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