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已经很多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闲游西湖了,因为对于杭州各个景点,未必有用心做过功课的外地游子们了解和清楚它们的由来。前几天在花港观鱼,就遇见了一块“名”叫“俞庄”的石头。仔细观察,发现石头除了正面刻着大红色“俞庄”二字,背后还附着一首诗,“水鸟无声风满亭,起看微月在南屏。
于是上网寻其出处,这首《雨后湖楼晓起》正是出自晚清诗坛名家俞明震先生,这块石头是俞庄遗址纪念性标志。在宋室南渡以杭州为行在所之后,西湖周边陆续出现私家园墅,最多的时候甚至将西湖“合围”。这些园墅的主人大多是皇亲国戚或当朝显贵。
“俞庄”就位于花港观鱼“揖湖”长㾿一侧,在路边还立着一块大致介绍指示牌。
俞明震字恪士,号觚庵,是浙江绍兴人,1860年出生于湖南,1890年中进士,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3年后,担任了授刑部主事。1901年,俞明震出任江南陆师学堂总办,同时兼任矿路学堂总办。他的父亲俞文葆在湖南为官,曾官至湖南新宁、东安知县,最高官职为知府,其家族在当时也算是湖南的名门。
可惜的是俞庄在历史长河中终归未能保存下来,在1918年俞明震先生中风突然辞世后,俞庄便人去楼空。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多年无人居住而失管的俞庄楼屋悄然坍毁,残迹至20世纪50年代前期西湖营造花港观鱼公园时被清除。不然依其优越的位置条件,在现代绝对是占尽了天时地利。
鲁迅先生进入了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时,俞明震正好在那里担任督办(相当于校长),从此两人以师生相称。对于这位令人尊敬的校长,鲁迅先生曾在《朝花夕拾》中对其有过评价。他认为,俞明震特立独行,与其他的教员很不一样:“他坐在马车上的时候大抵看着《时务报》,考汉文也自己出题目,和教员出的很不同。”
随着两人的交流增多,关系逐渐变得亦师亦友。听说辛亥革命后,俞明震到北洋政府里任职,鲁迅还会经常去看望他。而俞庄则是俞明震晚年退居杭州时,建造在西湖小南湖北岸的退养寓所,正名“觚庵”,“俞庄”只是俗称。
从上海庐山画片公司1920年之后出版发行的《最新西湖全图》上,可以看到俞庄的主楼两侧有厢房,构成一座“三合式”庭院。俞庄与当时另一位诗坛名家陈曾寿(字仁先)的陈庄相邻而居,有趣的是后者没能留下一丝痕迹。
俞明震的子孙辈人才辈出,目前仍有不少身为国家之栋梁,越是了解,越是对之敬仰起来。不过个人倒觉得有些遗憾,这么有来历的故居竟然不复建,仅留一石纪念之似乎有点过于低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