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鸟瞰(摄影 | 张凌云)
作者:束文杰
关注舒城老城应该是从2017年2月开始的。笔者站在南溪路上向北远眺,早春的瑟风吹过一片瓦砾,迟来的探访只收获了一阵唏嘘。几年前这里还是车马喧阗,底蕴浓厚的码头街和西大街上人来人往,老城最后一片“岁月的土壤”毁于一旦。自那次探访之后,笔者开始了“老城文化”的探索与追寻,苦于史料、实物的缺失,老街居民迁走难寻,带了诸多不便和困难,其间多次停缓。近期,笔者利用闲余时间再次启动了相关工作,“史海钩沉”一番过后,发现了老地名的一些线索,在此就其部分妄作考证,与各位读者一起探讨。
民国时期,舒城县城关镇平面简图(制作 | 王家华)
据《舒城县志》(1995年出版)记载:“龙舒路,原系考棚巷、云路街”。翻阅明清两代的旧志,“云路街”不难发现。早在明万历《舒城县志》卷之一《建置志·学宫》便提到,万历甲戌(1574),知县王桢下令在学宫前“砌云路街”,学宫在今县粮食局宿舍,尚存明伦堂旧址。清雍正年间,河南布政使费金吾作《重修云路建坊记》,称“黉门之外,旧有云路,路之前有云路坊”,“黉门”指学宫。光绪《续修舒城县志》卷之七《舆地志·城池》,更是将“云路街”列入城内七条大街之一,并注明“在古楼大街西”,“古楼大街”即今鼓楼街。另据石静专在其生前所作《城内庵堂寺庙考》一文中考证,明代洪武戊申(1368)建云路街。贯穿明、清、民国及解放初期,直至1952年春改造,与考棚巷合二为一,并定名为和平街(今龙舒路)。
清代光绪年间,舒城县学宫图(来源 | 资料图片)
云路街与考棚巷,是以十字街为界限。与云路街情况不同,想要从旧志上直接寻找考棚巷几乎无线索,几本书只有光绪《续修舒城县志》卷二十一《学校志··学堂》附录了“试院”(试院,民间俗称考棚)一段。考棚巷旧志上找不到是有历史原因的,舒城试院始建于道光十五年(1835),当时的位置在“学宫后”,咸丰初太平军攻舒期间遭毁。根据那篇“试院附”,同治二年,邑绅、凤台教谕高肇麟,“从九孔祚馨、从九孔昭文兄弟等倡捐三皇庙街住房一所”作为新试院(旧址在今舒城宾馆),同治四年(1865)、光绪二十一年(1895)等又进行了数次修复。
舒城宾馆(摄影 | 束文杰)
这里的“三皇庙街”值得关注,除了三皇庙街,该志卷之七《舆地志·城池》以及嘉庆《舒城县志》还提到“三皇庙巷”,其址“在古楼大街东”,正好与“云路街”相对应。无论是三皇庙街、三皇庙巷,其命名最终离不开“三皇庙”。明初,元国子博士王章作《三皇庙记》,称“旧有庙,在县署西南,近(元末)毁于兵”,知县员义上任于“旧址而鼎建”。又据万历《舒城县志》记载,“洪武四年(1371)建,二十八年(1395)裁革”。后来的三皇庙,则是于清初移建在“古楼东、三皇庙巷内”,祭祀活动进行到抗日战争前,其旧址则一直保留到新中国成立以后。1944年,舒城县电话管理处设于三皇庙。1955年,县工商联、百货公司、粮食公司、盐业公司、酒烟专卖公司、花纱布公司集资,在三皇庙旧址兴建火力发电厂。1964年,三皇庙同十字街北石记米行并入县邮电局新址,今邮储银行十字街营业所附近。
三皇庙(来源 | 资料图片)
如上可见,考棚巷是由三皇庙巷(街)演变而来的。至于更名时间,目前尚未发现明确记载。1935年,舒城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曾奉令,按其所在地更改为“舒城县立考棚巷小学”,学校设在考棚旧址。由此,范围便可缩到——1907年《续修舒城县志》成书至1935年县立一高更名的二十八年间。
考棚小学原址(摄影 | 束文杰)
十字街,说完了东西走向的那两位,接下来便是南北鼓楼街。“古楼大街”,这一名称首见于光绪《续修舒城县志》卷之七《舆地志·城池》,“在县治中,即十字街”。当然此街得名于“古楼”,古楼即鼓楼,明代称谯楼。据万历《舒城县志》记载,“旧即县门为楼,卑陋不扬”。嘉靖年间,知县何偁“乃度县治之东”,筑造了一座三丈多高的谯楼,上设有钟鼓,“声闻具达,颇称谯严”。万历五年(1577),知县姚时邻“扁曰达声楼”,明末毁于“寇焚”。清乾隆五年(1740),知县郭起元在旧址上重建鼓楼,不料“咸丰初毁”,光绪二十一年(1895)再度重建。
鼓楼(来源 | 资料图片)
清代的“古楼大街”,言之“大街”,其实只是十字街以北的一小段街道,其北又有一条“凤凰桥街”。据嘉庆《庐州府志》附《舒城县城图》显示,凤凰桥街南自古楼大街,途径中凤凰桥,抵达丁字街(又称磨担街),在此丁字路口以西,又从丁字街向北延伸一条街道,通过北门(拱辰门)抵达城外。又据光绪《续修舒城县志》,怀古巷、萧家巷(今肖家巷)位于凤凰桥街两侧,两条小巷今日亦尚存,凤凰桥街与古楼大街的界限,大致便可确定了。
舒城县城图(来源 | 资料图片)
清末的舒城县城,有西门大街、南门大街、小东门巷,以及连接西北门和大东门的丁字街,唯独少了“北”字头的街道。于是,民国时期,在人们的称呼中,“凤凰桥街”逐渐演变为北门街或者北门大街,“古楼大街”也隐去“大”字,改成了古楼街。新中国成立后,鼓楼街自丁字街以北打通至舒晓路(今梅河路),当年北门外的道路,变成了今日的“北门巷”,从梅河路上延伸到北村一带。
1994年,梅河路街景(摄影 | 张凌云)
相比于上述街道,中大街的历史沿革就没有那么复杂了。光绪《续修舒城县志》称“南门大街”,街道“在南关内外”,“南关”即南门迎薰门。按照描述,这里的“南门大街”还包括了码头街的一部分,码头街又叫做“南关外大街”。这个名称一直使用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后期,民国30年(1941)创办的《舒报》,社址设在城关镇中正街7号,此时街道名称已变更为“中正街”,此名比合肥中正街(今安庆路)要早六年。1947年秋,县政府还在原考棚小学旧址设立了“舒城县中正小学”。新中国成立以后,中正街改为中大街,直至2004年综合改造后,并入鼓楼街。
1938年,日军入侵舒城,中大街街景(来源 | 资料图片)
本篇考证基于旧志和史料,就一些问题进行推测,加以论证和阐述,尽可能接近历史事实。笔者水平和所掌资料有限,欢迎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束文杰
运营:束文杰
编辑:束文杰
制作:出外龙舒人融媒体工作室
▼ 欢迎读者粉丝加入头条圈子「庐州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更多话题交流和线上下活动等着你~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