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称作都市绿肺的上海徐家汇公园的一片宁静的角落,葱茏的绿树掩映间,有一幢小巧秀气的红砖小洋楼。这座带有法国新艺术运动风格特征的古朴典雅的花园建筑,是徐家汇公园的镇园之宝,被亲切地称作“百代小红楼”。
从1921年百代唱片公司的工作楼到解放后的中国唱片厂,它承载了近代中国唱片行业发展的完整历史,记录下了无数优美的音符,见证了一代代音乐家和制作人的呕心沥血……
百代小红楼外景
“当代名歌全归‘百代’”
19世纪末,位于上海南京路的英商谋得利洋行率先将腊筒唱片引进中国,这种可以留住声音的机器被上海人叫做留声机,会自己“唱歌”的盘片则被叫做唱片。由于谋得利率先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所有的唱片都被统称为“谋得利唱片”。当时从欧美引进的唱片都是一些外国音乐,难以对中国人的胃口。洋商为打开销路,绞尽脑汁迎合中国人的喜好。
英商谋得利公司广告
根据考证,西洋真正意义上流入中国的第一张唱片,不是古典乐或歌剧,而是一张名为《洋人大笑》的搞笑唱片。据说当时有个叫乐浜生的法国人在上海街头摆摊播放这张唱片,去听的路人每次收费十文钱,广告称:“十文大洋听一次,包你捧腹;听过凡不笑者,大洋奉还,分文不取”。此片音效逼真,大受欢迎。
“洋人大笑”唱片,片长2分43秒,由各种笑声组合而成
法国人在中国早期的唱片发展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十九世纪时曾经录下许多中国京剧大家的唱段,送回法国刻成唱片,再返销中国,从而赚取利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唱片生产受到影响,唱片供不应求。
上海早年就有东方巴黎之称,在电影、音乐、时装等诸多方面都引领时尚,和国际接轨。在这种形势下,法商瞄准了这个商机,在上海徐家汇路(今衡山路)买下一块地皮,就地生产,盖起了这座留存至今的小红楼,同时引进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人员,“百代唱片公司”就此成立。
百代唱片公司的标志
后来法国人投资电影失利,1934年将百代公司转让给了英国人,由于“百代”的招牌在中国和华侨聚居的东南亚国家名声煊赫,英国人仍然沿袭“百代”的名称,并更新了相关的技术,给百代唱片注入了新的活力。
“百代”虽是洋品牌,但其注重本土化、中国化。当年“百代”的口号 是:“当代名歌全归‘百代’,影坛俊杰,尽是一家。”“百代”出版的唱片品种繁多,包括戏曲、 曲艺、器乐曲及歌曲,其中尤以国语流行歌曲数量最多,也最为人津津乐道。
英国老板深谙要生产出受中国人欢迎的唱片,必须启用本地人才。聂耳曾在百代公司任编辑,炙手可热的明星姚莉、李香兰、李丽华、胡蝶等都在这里录下了美妙的歌声,留下了诸如《玫瑰玫瑰我爱你》《夜来香》等金曲。
影后胡蝶为百代公司所作的广告
“百代”小红楼变身“中唱”小红楼
抗日战争爆发后,1942年上海沦陷,百代公司一度由日本人占有,但日本人经营时仍然没有放弃“百代”这个品牌。抗战胜利后,百代公司被日本人归还给了英国人,并且成为战后同行业中恢复生产最快的一家。1946年,百代公司的产品以绝对优势控制了整个市场。
大中华京剧唱片——铁树开花
与此同时,“大中华”唱片也发展起来,成为炙手可热的唱片品牌。“大中华”是1917年孙中山邀请日本人铿尾庆到上海创办的唱片品牌,商标为双鹦鹉。其生产的唱片用不同颜色的片芯来区别唱片种类,红色为京剧,绿色为歌曲,蓝色为地方戏曲。1927年日资撤出后,“大中华”改由中国人自主经营,成为中国大地上第一家本土唱片厂。
但是这也只是中国唱片史上的一个分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的始终是百代。打开当年的报刊,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百代唱片的大幅广告,而上海的广播电台也时刻都在播放“百代”的唱片,喜欢赶潮流的上海人无不以拥有一张百代唱片为时髦。
解放初期,百废待兴。英商“百代”公司因资金周转而困扰,对新政权持有观望态度,一度停止生产。公司一批有觉悟的职工齐心合力,与英商交涉。此事引起新中国人民政府的重视,最终由华东工业管理部出面,与英商达成租贷厂房设备协议。租费由国家承担,租金逐年付给英方。
1951年,百代公司之简单情况(上海市档案馆藏)
1952年1月,华东工业部上海唱片公司成立。1953年2月,上海唱片公司划归中央广播事业局领导,更名为上海人民唱片厂。1955年1月,一批已经迁往北京的“大中华”唱片厂的职工入驻上海人民唱片厂,正式成立了中国唱片厂,这就是后 来被上海人熟知的衡山路811号的中唱,其标志性建筑就是老“百代”小红楼。
1956年,中国唱片厂情况介绍(上海市档案馆藏)
1980年代,中方和英方在香港回归问题谈判后,相关土地房子租贷关系从此自行解除,小红楼真正归属中唱。改革开放以后,唱片业出现了飞跃发展并一度达到巅峰。全国各地广电、文化、出版三个系统俗称三驾马车,齐头并进。
中唱紧跟时代潮流,生产大量盒式卡带,在继续收录国内歌曲戏剧的同时,引入国外流行音乐,对新鲜事物保持极大的敏锐度。很多音像公司面对快速兴起的盒带竞争和劣质盗版光盘流入的问题,其结果是快起快落,唯有中唱以其深厚的底蕴、正规的编录始终健康发展。
小红楼里唱响《义勇军进行曲》
在小红楼面积不算大的录音棚里诞生了无数经典的歌曲,但要说其中最为振奋人心的,莫过于由田汉、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2002年五月,一位市民给上海徐汇区政府写信,称其继母曾在百代公司当会计,提到聂耳曾在百代公司任职,《义勇军进行曲》亦在百代录制成唱片。此事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小红楼作为国歌录制地,也得到了新的关注。
《义勇军进行曲》最先是作为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田汉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最初只有六句。
电影《风云儿女》海报
当时聂耳东渡日本求学,在那里为这首歌谱曲,大约花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构思,而实际创作只用了两个星期。根据谱曲的需要,聂耳对歌词进行了修改。一些字词的改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然而最值得称道的是他增加的三个 “起来”, 正位于全曲的“黄金分割点”,突出了歌曲的号召性,把旋律发展引向高潮。
聂耳说,写作这首曲子受了《国际歌》与《马赛曲》的影响。不过它比《国际歌》更明快,比《马赛曲》更激昂。不幸的是天妒英才,在创作完《义勇军进行曲》之后不久,聂耳在异国他乡不慎落水溺亡,成为一大遗憾。
1935年5月,电影界人士盛家伦、郑君里、金山、司徒慧敏等迅速组成了临时合唱团,在上海百代公司录下了这首歌。《风云儿女》在全国热映,激起无数爱国人士的共鸣,《义勇军进行曲》广泛传唱,激励着不愿做奴隶的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民国二十四年(1935)首版《义勇军进行曲》唱片封套
1949年,解放战争势如破竹,中华人民共和国如同一颗新星冉冉升起。在确定国歌的问题上,1949年6月,周恩来表示:我个人的意见最好就用《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还是用旧的歌词,那样才能鼓动感情,修改后唱起来就不会有那种情感。9月25日晚的国旗国歌协商座谈会上,毛泽东说:“我国人民经过艰苦斗争,虽然全国快解放了,但还是受帝国主义的包围,不能忘记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压迫。我们要争取中国完全独立、解放,还要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所以还是保持原有歌词好。”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赞成用《义勇军进行曲》 暂代国歌。最后毛泽东、周恩来与大家合唱《义勇军进行曲》。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议将国歌写入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如今在上海杨浦区,还建有国歌纪念广场。而首版的《义勇军进行曲》铜模已由北京中国唱片总公司完好保存。
保留至今的《义勇军进行曲》首版铜模
历史的遗珍,音乐的殿堂
因上海市整体规划,中国唱片厂2001年5月搬离衡山路,留下数公顷地皮改造成公园,供大众休闲娱乐,成为钢筋水泥丛林中的一叶绿肺。小红楼万幸被留下了。小红楼是个壳,它承载着中国唱片业百年的精华和精神。它也曾被改造为一座餐厅,其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优雅的建筑风格为食客们创造了难忘的就餐环境。
但现在它回归本质,作为一座唱片博物馆对外开放,让它所承载的百年音乐历史被庄严铭记,让那些留在记忆里的音符凝聚。经过了百年的沧桑历史,小红楼像一位永远不会老去的少女,穿着永远鲜艳的红裙,站在绿荫中恬淡地微笑。
小红楼成为唱片博物馆
参考资料:
1、章秀华:《“小红楼”的前世今生与上海唱片业的发展》
2、潘新华:《百代红楼响起》
3、胡逸尘:《小红楼的如歌岁月》
编辑:雷蕾、方亚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