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钻石在线”网站3月24日文章,原题为:在中国,“日式赏樱”和樱花景点增多的原因。每年三四月份都是日本赏樱的好时节,经常有中国游客的身影出现。今年受疫情影响,中国游客无法赴日赏樱,但中国国内却出现“赏樱风潮”。比如,在武汉大学校园里,时不时看到身穿汉服的年轻人在樱花前拍照留念,一些旅行社还推出“赏樱旅游”套餐等。
一个有趣现象是,在中国的搜索引擎中搜“赏樱”图片时,常常出现日本的知名赏樱景点,比如山梨县的新仓山浅间公园、京都府的醍醐寺等。很多中国人认为“赏樱=日本”。据说在武汉举办的一些“赏樱自助餐”活动中,尽管举办的场地不是日本料理店,但菜单中会提供寿司、天妇罗等日本食品。
疫情前,每年有数百万中国人赴日旅游,特别是三四月份,不少中国游客专程去看樱花。受此影响,中国很多地方开始种樱花树,这令中国国内赏樱景点逐渐增多。其中就包括北京的玉渊潭公园、南京的玄武湖附近、贵州省安顺市、无锡的太湖附近、广东的樱花峪等。
在中国的网络上,有这样一个有趣的说法令人印象深刻:直到几年前,中国人对赏樱还没那么感兴趣。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人的美学与樱花盛开、散落之美不符;二是由于受日本侵华历史的影响。那么,现在中国人对赏樱的兴趣日益增加的原因是什么呢?
这首先在于中国人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赏花的休闲时间增多。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也提供了丰富的相关信息。如今在中国街道上,到处种植着花花草草,城市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特别是眼下这个季节,很多旅行社推出去看油菜花等旅游套餐,且深受人们欢迎。很多人拍摄美丽的鲜花上传到社交网络,获得大量关注和转发。
可以说,如今的中国已不是“粮食重于鲜花”(吃饱穿暖)的物质时代,而是进入“欣赏鲜花”的(精神消费)时代。(作者中岛惠,李杨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