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条路,没有路牌,却是400多位唐代诗人用1500首诗铺成的人文山水走廊。
有这样一条路,长百余里,覆盖两万多平方公里,虽沉寂千年,却与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古代蜀道一样回响着文化遗韵。
这就是浙东唐诗之路,中国文人的山水走廊。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谈浙东唐诗之路,嵊州必不可少。嵊州文史专家童剑超带着我们从“谢灵运垂钓处”开始,沿着剡溪来一番“梦游”,走一走诗人们走过的路,读一读他们留下的诗韵。
站在李白雕像前,我们仰望诗仙,那个倚剑天外,挂弓扶桑的诗人仿佛就在这青山绿水间,就如同他的诗篇一样,万古不朽。
“嵊州是浙东唐诗之路的核心区。”童剑超老师为我们介绍,嵊州地处“浙东唐诗之路”的地理中心。一边介绍着,我们来到了“诗画剡溪项目”。这里风景秀丽,是一个周边人们闲暇时候可以漫步的好去处。
通过河湖治理,嵊州在山水风光、历史文化等方面深入挖掘,依托剡溪山水人文资源,凭借绿色基底的整体打造,完成了唐诗之路文化的整合串联。
一湖两堤,三线五区,七岛八景。这是嵊州艇湖城市公园的构成,它体现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再现了“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的诗画艇湖、山水嵊州。
作为光彩夺目的文化亮点,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在大力倡导“文化自信”的今天,作为浙东唐诗之路核心区的嵊州又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
“诗路建设浙东先行,嵊州正在不断挖掘传统的唐诗文化,解码唐诗文化的基因,把唐诗之路沿线的典故和传说通过嵊州特有的表现形式演绎出来,让来到嵊州的游客可以更多地了解更美的浙东唐诗之路。”嵊州市文广旅游局局长汪正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