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茶园春色
南平市位于福建北部,与浙江、江西交界,又称“闽北”,下辖2区3市5县,人口319万,面积2.63万平方公里,是福建地域面积最大的设区市,是一座山美水美人文美的魅力之城。
“人文荟萃霞光放,福地南平千古扬”,福建南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南方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所属10个县(市、区)建县都在千年以上,是闽越文化、朱子文化、武夷茶文化、建盏建本文化的发源地。境内的武夷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万里茶道的起点、首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茶文化:万里茶道,始于闽北
南平有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苏轼曾叙述茶受汉武帝宠爱的故事,与苏轼同时代的孙渐有诗云:“昔有汉道人”“分来建溪芽”。经过一千多年的茶叶种植和加工的历史演变,茶品变得丰富多样,焙茶手法各具特色。其中武夷岩茶、正山小种、北苑贡茶尤为出名。
清朝茶商开辟了一条“万里茶道”,它起于武夷山下梅,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向北延伸,穿越蒙古戈壁草原,抵达俄罗斯边境口岸恰克图,总长约5000公里。此后继续由东向西延伸,横跨西伯利亚,通往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以及欧洲各国,全程1.3万公里。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孙建兴国礼油滴盏
建盏: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朴拙古雅,瓷坛明珠”。建盏的美,美在形制的简洁,美在内蕴的深邃。
建窑又称乌泥窑、水吉窑,是宋代八大名窑之一,创烧于晚唐五代,兴盛于两宋,宋末元初趋于衰落以至停烧。历史上以烧造铁胎黑釉盏著称,俗称“建盏”,其釉色品类丰富,以兔毫、油滴、鹧鸪斑、曜变等名贵瓷器饮誉海内外。
建盏外形束口,深弧壁,小圈足,底足不留釉。碗内满施黑釉,外壁施釉近底,釉层较厚并局部有垂挂,釉面满布银灰色的油滴斑,色泽自然,在光亮处观察,似漆黑夜空中的满天星斗,美不胜收。
建本雕刻,非遗传承
建本:刀走龙蛇,书香致远
福建印刷历史悠久,建阳的雕版印刷业始于五代。
建阳书坊在宋代享有“图书之府”的美誉,是全国三大雕版印书中心之一,刊印之书称作“麻沙本”,又叫“建本”,与“浙本”“蜀本”齐名。
当时,闽北文教兴盛,民间文化教育氛围浓厚,聚集了许多文人,麻阳溪畔书院林立,“比屋弦诵”。以朱熹为代表的学者型私家刻书活动,丰富了建本刻书的内容和内涵。南宋时期闽学兴盛,进一步推动建阳的印刷业。
朱子广场诵读朱子家训
朱子:理学宗师,学达性天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儒学集大成者朱熹,被尊称为“朱子”,他在南平“琴书五十载”。
朱熹一生热衷于教育,所至必兴学校、明教化。考亭书院是朱熹一生中创办的最后一座书院,他在此授徒讲学八年,著述甚丰,完善了理学思想的最后体系。
后人在其生活了几十载的武夷山五夫镇上,以朱子故里——紫阳楼为中心,在紫阳楼遗址上重建占地50亩的朱子故里公园,立像71尺,以纪念朱子71年的生命历程;周边引入潭溪、籍溪汇流而成的溪水,象征朱子理学一脉相承,通过籍溪流入中华文化长河之中。(资料来源:中共南平市委宣传部 编辑:王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