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四南大街路东,700来米长的史家胡同里,一座座保存完整的四合院透着古色古香。
史家胡同所在的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是北京市第三批历史文化街区。2011年,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所廖正昕带领团队开展了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如何在保护共识上推动民生改善,让老街坊获得更高的生活品质,廖正昕一直在思考。
“保护规划不单单在图纸上把要保护的对象圈出来,给出保护目标和保护更新的措施建议,更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调动居民参与治理的意愿,协助居民改善并打造他们理想的社区家园,特别需要百姓的声音。”廖正昕说,史家胡同是典型的平房社区,平房四合院约占院落总数的三分之二,半数常住人口在本地居住逾30年。房子一天一天老化,居民年龄也不断增长,改造的呼声也越来越多:“胡同里没有能聚在一起的公共空间”“院里住的都是老人,现在腿脚都不方便了,能加一点无障碍设施就好了”“现在上厕所不方便,最好院儿里有个卫生间”……
走进胡同,面对的都是家长里短、各式各样具体而复杂的问题。作为东四南片区的责任规划师,2014年,廖正昕和团队推动成立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建筑师、文保专家、志愿者加入到史家胡同,与当地街道和百姓一起努力,为老百姓的美好生活共同奔忙。
史家胡同42号院,院里种着一棵大槐树和一棵梧桐树,显得格外幽静。这座小院儿曾经是民国才女凌叔华的书房,后来又成为胡同工厂、幼儿园、水站。在居民的参与下,2014年,42号院建立起了国内第一座胡同博物馆。胡同“原住民”们有了一处可以活动、议事的公共空间,前来逛胡同的“外来客”也有了一处了解胡同历史文化的去处。
史家胡同45号院,院里有一座垂花门,由于年久失修,整座大门看起来摇摇欲坠。门旁搭建的私房、居民堆起的砖垛、杂物都占据着小院儿的宝贵空间。在廖正昕团队和北京工业大学师生的推动下,规划、街道、古建修复专家齐发力,这座老垂花门露出了新颜。院里住了几十年的老住户也感叹:“没想到我们的小院儿可以这么美,天天看着心里都敞亮!”
胡同生活空间局促,廖正昕团队联合中央美院师生利用胡同边角地,规划了一处处微花园,小巷墙根的剩余空间,种上了葡萄藤和瓜蔓,百姓可以自己打理。有了“微花园”,平常就爱打理的胡同居民宗秀英每天都来花园浇水收拾,还主动为微花园出言献策,她说:“有个专门懂规划的人来指导,比以前自己弄要好看多了。有了微花园,街坊大家都来看,都挺喜欢!”
高楼大厦之外,胡同里的人情味儿更浓了。截至2020年末,以史家胡同为代表的东四南历史街区已经完成了10个大杂院公共空间的提升改造,6个胡同微花园和老菜市场的改造,举办了300余场主题活动与展览。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公众参与项目还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19年,责任规划师制度从东城区推广至全市。
“城市规划既宏观又微观,既要看得远,还要做好综合协调工作,应有多一点付出,应有甘当无名英雄的思想境界。”研究院老院长柯焕章的话,一直深深地刻在廖正昕的脑海中。
2014年,北京市启动了新一轮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廖正昕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为了更好的完成总体规划编制,42岁的廖正昕,怀着第二个孩子,仍然坚持现场调研。重返工作岗位后,正逢规划编制进入冲刺阶段。当晨熙第一缕阳光照亮城市,已经连夜工作的她匆匆赶回家,给老二喂奶,送老大上学,忙完之后,又返回单位继续工作。2014年到2020年,核心区控规等重要专项规划陆续出台,标志着首都规划体系的“四梁八柱”初步形成。
2020年11月,廖正昕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新梦是旧事的拆洗缝补”,这是老舍散文中的一句话。廖正昕说,在老城保护的道路上,规划正是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而总规和控规实施的路径越来越坚实,将为百姓编织出一幅更加美好的新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