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探访】
革命火种从这里“红遍”威海
3月24日,走进山林掩映中的龙山革命纪念馆,高挂在纪念馆中心的五星红旗正在山风吹拂下猎猎作响。胶东民居特有的灰褐色调里,“龙山火种”四个遒劲有力的金字赫然醒目。
在龙山庙旧址上新建的龙山革命纪念馆。本报记者 匙亮 摄
八百多年前,这里的龙山庙是周边居民津津乐道的“江北第一庙”。八百多年后,龙山革命纪念馆则因为另一个故事被更多世人所熟知。1931年7月,威海第一个党组织——荣成县临时革命委员会在此成立,星星之火于黎明前的黑暗中被点燃,并从此燎原整个威海大地。
走进展馆第一部分,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张饱经风霜的木制八仙桌。它的桌面早已褪色,桌脚也残缺不全,可读到桌上的说明,让人心潮澎湃——90年前的一个夏天,就是在这张桌子上,孙己太和其他两位革命先驱展开秘密会谈,中共威海党组织就在此生根发芽,开枝散叶。
纪念馆内的浮雕。本报记者 匙亮 摄
上世纪20年代末,随着各地党组织开始蓬勃发展,一批中共党员接受组织委派,回到家乡开辟党的工作,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革命,其中便有最早在威海从事党组织活动的共产党员孙己太。
1930年6月,刚刚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个月的孙己太根据烟台市委的指示回到荣成,以石岛公安局巡长的身份建立党的组织,秘密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并逐渐结识了李德生、张鲁生两名志同道合的党员同志。
当时,弥漫在神州大地上的白色恐怖波涛汹涌,基层党组织的发展危机四伏。1931年,当时的中共烟台市委又遭到了破坏,缺少了党组织引领,党的工作困难重重。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孙己太等三人在龙山庙碰头开会,在没有上级指示的情况下毅然决定成立荣成县临时革命委员会,并当即为初生的党组织定下了工作任务:立即设法与上级取得联系,积极发展党的组织,加强宣传,扩大党的影响。
馆内党史展品。本报记者 匙亮 摄
只可惜,次月,李德生身份不慎暴露,张鲁生、李德生被迫离开荣成,刚刚成立不久的荣成县临时革命委员会也就此解体。虽然它存在的时间不长,却已播撒下了星星火种,吸引了一批仁人志士和英雄先烈投身其中,为革命事业奉献一生。
据荣成党史研究中心副主任连业功介绍,1931年9月,孙己太在荣成建立了荣成特支,丛烈光、毕家喜、毕春华、沙国政4名同志在他的发展下成为荣成境内第一批中共党员,新生力量就此在威海萌发。不到四年时间,便有135名中共党员遍布荣成,在党史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熠熠生辉的名字:谷牧、曹漫之、洪澍、于春铭……
穿越时间长廊,历史愈发厚重。一页页翔实的资料,一张张黑白老照片,一件件革命文物将记者带回了那段峥嵘岁月。荣成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一一·四”暴动、埠柳乡校起义、古迹顶起义……无数革命先烈振臂高呼、英勇奋斗,为寻求中华民族的解放和自由奉献终生。
馆内党史材料。本报记者 匙亮 摄
从1930年6月至1949年10月,荣成走出了100多名共和国将军,5700多名英烈光荣献身。从1938年算起,荣成共有5万多名青年参军入伍,端起土炮洋枪、挥动大刀长矛,踏上保家卫国的征程。
“八路军来独立营,谁参加来谁光荣,骑着马儿披着红,光荣光荣真光荣……”展馆收录的视频里,老党员虽已声音沙哑、满脸皱纹,可唱起歌来,双眼始终闪耀着信念的光。正如纪念馆五大主题所总结的一般,初生的党组织“火种”在危难之际唤起了荣成人民的拳拳救国心,他们浴血奋战,树立起一座可歌可泣的精神丰碑。
岁月的风尘,总会不经意将波澜壮阔的历史轻轻埋藏。自荣成县临时革命委员会成立后,龙山庙再也没有集中组织过党的活动,但威海并没有忘记这座“红色起点”。2016年,新的龙山革命纪念馆在龙山庙原址上兴建而成,成为威海首批红色胶东革命历史印迹。从龙山庙中诞生的红色火焰始终熠熠生辉。
龙山革命纪念馆馆长毕监胜告诉记者,自纪念馆对外开放以来,平均每年接纳6000余名游客。更有人从济南、德州等地跨越数百公里来此瞻仰革命先烈故事,重温入党誓词,再忆入党初心。
凿破长夜开新纪,染成赤旗待后生。这里承载了无数革命先驱的殷切期望,也将永远激励着威海人在新的历史航程中披荆斩棘、奋勇前进。
毕监胜讲述党史故事。本报记者 于淑仪 摄
【亲历故事】
72岁荣成龙山革命纪念馆馆长毕监胜
把威海第一个党组织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当了近5年馆长,前来了解荣成党组织发展历程的人越来越多,每年能有6000多人来龙山革命纪念馆参观,全国各地的学生、机关干部、红色旅游团络绎不绝。一直觉得,作为一名老党员和退役军人,我应该发挥余热,担起传承红色基因这份神圣责任。
我生于荣成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父亲就爱给我讲张干卿、梁学福等荣成战斗英雄的故事,每次听完,内心都很澎湃,英烈们奋勇杀敌、舍生取义的事迹让我很是佩服,也在我心中播下了一颗红色的种子。正是这颗种子,长大后我选择当兵、入党,退休后继续当红色文化的传播者。
龙山革命纪念馆刚建起来的时候,参观者多讲解员少,中午经常没功夫吃饭,只能吃几块钙奶饼干“对付”一下。现在讲解员的队伍日益壮大,从一个发展到十个,还有一位71岁的志愿者,每周都来当讲解员,乐此不疲。
有时候,我也亲自“上阵”做讲解,讲述党和人民艰苦曲折、前仆后继的光辉史迹。为了把那段历史讲得准确、生动,我走访了很多亲历者,了解史料上没有记载的故事。
在走访附近村民的时候,我挖掘到一个很重要的线索,现在纪念馆的位置正是原龙王庙的正厢房,荣成第一个党组织就是在和尚东厢房的北炕上诞生的,现在党员教育厅的南边原本有个大戏台,农历初一到十五,周边村民都来赶庙会,很是热闹。
走访的时候,我还很爱收集红色物件。有一次在村民家中发现一盏上世纪四十年代的马灯,或许它曾经为荣成党史上某位夜行人照亮了道路。我把它收集来放到纪念馆,让党史教学更有年代感和真实感。
我每次讲解的内容都不是百分之百一样。“一门四英”肖永菊的后代来这参观,交流的时候我们聊了肖永菊儿子后来的去向和职业,这是任何史料上都没有的内容。我兴冲冲地把这些鲜活的细节都加入到讲解中,历史故事变得有血有肉起来。
传承红色基因,要从小学生开始培养。我最喜欢给学生做讲解了,每每看到他们歪着脑袋听得入迷,双眼放光,我这个72岁的老头就越讲越起劲。现在,纪念馆是荣成市第三十七中等学校的长期教育基地,每年9月,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会来这里举行升国旗仪式、佩戴红领巾等活动。看着一代又一代人来这接受红色教育,我觉得自己的付出都值得,也对得起曾经穿过的军装。
【记者手记】
“红色根脉”深植威海
斑驳的八仙桌,托起了革命先烈的崇高理想;笔直的水杉树,象征着仁人志士的不渝初心。从曾经的龙山庙到现在的龙山革命纪念馆,虽历经时代变迁,但萌发于这里的红色印记不会消失,从这里流淌到历史长河里爱党爱国的红色能量也在威海代代传承。
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在最为艰苦和困难的日子里,党组织的成立为威海点亮了前行的明灯,从此将威海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近百年来,它所播撒的火种已孕育了一个个耳熟能详又感人至深的先烈故事。“红色根脉”随着280万威海人民的口口相传,深深植入威海大地。
历史和实践不止一次地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如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深植于威海人脑海深处的“红色根脉”,也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在新发展格局中成长奋进、劈波斩浪,以实际行动为建党100周年献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努力。(文字记者:匙亮 于淑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