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天渐渐远去,带着蓬勃朝气的春天让人心情为之一振。伴着暖阳与和煦的微风,亲人朋友们相约爬山登高,享受春光也是春节期间一大乐事。山里不仅有清新的空气,登山途中还会遇到许多新鲜出土的野山菜。
在北方,有一种野山菜被称为野菜中的“上品”,很多人到了到春天,一定会满山找寻这种野菜。这野菜最适合用来做馅,蒸包子、包饺子,那味道是一绝,让人念念不忘。
山苜楂
这种野菜名为山苜楂,也叫山蚂蚱菜、山麻楂、山马菜、山菜,名字很多,但读音念起来都差不多。它学名为“长蕊石头花”,常生长在山坡石头缝里,灌木丛中、乱石堆里比较多见,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南方倒是不多见。
山苜楂是多生的植物,这意味着它都会在同样的地方长出新枝芽,所以有经验的人每都会在同样的地方去采摘它,除非那里被开发了,不然不会空手而归。
山苜楂的嫩枝看起来是一丛一丛的小草,然而它在夏季能长到1米多高,只可惜夏季的山苜楂太老了,没有食用价值,真正能入口还只有春天新出的嫩枝芽。
山苜楂的叶子呈细长的椭圆形,看着有点像扫帚菜的叶子,说到这里,还真的有不少南方网友将它认成扫帚菜,毕竟扫帚菜嫩叶也可以食用。不过,这二者风马牛不相及,是完全不一样的野菜。采摘山苜楂只要它枝头的嫩芽,剩下的部分留着可以继续生长。
采摘山苜楂最好的时机是几场春雨过后,等天气放晴了,石头缝里的它会蹭蹭地往上窜出一大截。因此,采摘它要趁早,北方的春天比南方晚一些,大概清明节之前那段时间,是山苜楂比较嫩的时候,等过季了就会越来越老,吃着苦涩味重。
大多数野菜都是如此,季节很强,过时不候。每到了山苜楂的采摘季,不少人都会提着篮子,带着大袋子,去山里尽情地采个够,除了留点当天吃,剩下大部分都团成野菜团子,放冰箱冻起来,之后可以吃很久。
山苜楂有一股独特的清香味道,好吃到让人忘不了。尤其是用它来包猪肉虾米野菜大包子,香味四溢,营养又健康。处理山苜楂要花一点时间,像这种天然野菜,或多或少带有一丝涩味,需要先焯水,然后反复挤压、换水处理,可以去掉大部分涩味,保留天然的清香味。
之后就是常规的拌馅儿、包、蒸。在北方靠海的地区,人们在制作这种野菜大包子的时候,还会加入当地特产的蛤蜊、虾尾、海蛎子等海产品,更能提升包子的鲜味。
除了蒸包子,还可以包饺子、馄饨、蒸着吃、做汤等,吃法很多,味道都很不错。朋友们,你们吃过山苜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