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国作为世界上国土面积前三的大国之一,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有着数目众多的名山大川,也有着各式各样的人工建筑。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经常会通过旅游去领略不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开拓了自己的眼界,也感受到了河山的秀美,更重要的是我们经常被古人的智慧所折服。
2016年,在泰国清迈召开的第二届世界灌溉论坛暨67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传来喜讯,郑国渠申遗成功,成为陕西省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很多人恐怕不了解这项水利工程,诚然,他的名气确实不如都江堰,大运河等水利工程更为人所知。那么,问题来了,这座战国时代修建而成的水利工程,是哪个国家的水利工程?
今日的泾河郑国渠
有人会认为从名字来看就能得出结论;有人会认为是韩国的,因为工程是韩桓惠王提出修建的,还有人认为是大秦的,因为工程坐落于咸阳地区。这些观点到底是对是错呢?其实,这座水利工程是韩桓惠王派出了一个叫姓郑名国的人,去关中地区替大秦修建的水利工程,为了纪念这件事,人们以郑国渠命名它。这项水利工程将咸阳周围的多条水系连接成完整的闭环,极大地提高了秦人的灌溉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率,为秦一统六国奠定了基础。
那么,韩桓惠王为什么要做这么一项堪称助人为乐,损己利人的决定呢?让我们走进历史的记载,寻找其中的蛛丝马迹。
韩桓惠王励精图治的形象
韩桓惠王有破关进军之意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把当时的背景做一下说明,首先在大秦方面,后来的千古一帝嬴政在位,强秦经过变法后的几位国君的共同努力,已经隐隐有横扫六合之势。而弱韩方面是韩桓惠王在位,国内的商业和农业十分发达,但是军事力量优秀,国土虽少却都是富饶之地,难免被列强虎视眈眈。
韩地处于中原地区,商业发达,很多商贾来往于此,据《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
"猗顿用盬盐起。而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
可以看出,很多商贾巨富通过中原地区的核心地理优势联通了整个华夏的贸易来往,从中获取了巨大的利益,而中原地区的国家也通过税收和服务收益颇丰。但是韩国的地理位置的缺点也真是一言难尽,三家分晋后他的国土是最少的,又被狼子野心的楚秦包围,就连和他不接壤的强国齐国也一直想在他身上分一杯羹,所以韩桓惠王天天忧心忡忡,一直在寻找破局之法。
此时的大秦,守着天下粮仓关中和后方的大片沃土巴蜀之地,占据秦岭天险,龟缩在函谷关之后,并没有轻举妄动,但是从趋势看,秦军只要出关,凭借良好的后勤保障和秦军的英勇善战,就会如同刀子一样插入中原。
战国各国地理位置
但是笔者猜测,在巨大的历史机遇面前,大家的机会都是均等的,强秦并非铁板一块,也有着自身的弱点,纵览春秋战国史,联军曾经三次攻破函谷关进逼咸阳,函谷关失守后关中平原无险可守,都城危急。若非先代秦君忍辱负重,割地求和,早已被联军所灭,所以韩桓惠王未必没有先行进关之意,但是由于国力明显弱于对手,没有能破关中的绝对实力,所以韩桓惠王和群臣商量后,决定派遣一个"水利工人"给强秦,来兴修水利,表面上看是韩桓惠王向强秦示弱,其实是有更深层的含义。
那就是通过让修建利国利民的水利工程这件事,让派去的人得到秦始皇的欣赏和喜爱,建立起和强秦高层良好的关系,获取情报,从而让本国高层得到对手的兵力,后勤,指挥,将领等详细的情报,让信息的领先来弥补国力和军力上的不足。
韩桓惠王有耗秦国力之意
对于韩桓惠王来说,派出一个"水利工人"就可以得到强秦的兵力部署,后勤保障,将领特点等军事细节,是一个本钱很小但是利润可观的买卖,因为这个郑国也并非普通的"水利工人",而是得到高层授意,清楚自己目的的间谍,既然身为间谍,韩的高层也是做好了他被发现的准备,并不担心他的生死,而是在乎他能否收集到情报。
郑国渠极大提高了咸阳周边的灌溉效率
果然,这个郑国后来因为行事不周全被秦人发现了他的间谍行为,据《艺文类聚·卷九·水部下》中记载:
"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无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抵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觉,欲杀郑国,郑国曰: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卒使就渠。”
毕竟一个"水利工人"兼职的间谍,还是比不上专业的间谍啊,郑国很快就被人发现了,不过他却说到,我虽然是间谍,但是我也是真正的水利专家,这个水渠修好了,是对大秦千秋万代有益处的事,所以还是要修完的。
因此,郑国最终也是修建完成了这一水利工程,在中国水利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可谓青史留名,而强秦也得到了一处有巨大意义的民生工程,看起来只有韩桓惠王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折损了一名水利专家,还增加了强秦的国力,贻笑大方。但是事实真是我们看到的这样吗?
笔者认为韩方自然是寄希望于间谍可以获取情报的,但是谁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保证事情会一帆风顺的,其实,韩方派人去修建水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意义,就是一方面消耗秦国的国力,一方面阻止对手东进。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体现了当时大型工程
从秦统一后看,无论是修建长城,地宫皇陵还是阿房宫,都是极其劳民伤财的,需要动用全国的劳力和资源,甚至都不足,以至于用战俘来补充。这还是统一六国后的事情,在修建郑国渠时,可以调配的资源更少,虽然这项工程利国利民,不过也是极其耗费国力的,韩方希望秦修建水渠,无力对自己兴兵,而自己依然保留着攻破函谷关进军关中的先机。
事实上,韩桓惠王的计划是非常成功的,此工程从秦王政元年(前246年)开始,共计耗时10年。十年间,强秦确实无实际的对外战争。至于后来郑国渠为秦国带来的变化,那就是意料之外的事情了。
韩桓惠王有求秦保全之意
为什么说郑国渠带来了意料之外的变化呢?那是因为秦地地处中国北方,按照先秦时的北方农业生产条件来说,主要的食物是黍和糜子的,这两种作物产量不高,不易携带,但是优点是抗旱,即使遇上几十天不下雨不浇水,也死不掉。所以韩国根本没有认为水利工程可以带来什么改变,属于可有可无的鸡肋工程。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由于地理的原因,西亚的麦子流入了关中,麦子种植需要大量的水,而且做成的食物便于携带有利于行军,郑国渠的作用就大大显现了出了,据《史记·八书·河渠书》中记载:
"渠就而用注四万馀顷,收皆亩一锺,於是关中为沃野,秦以富强,因命曰郑国渠。"
这就是上文提到了这项水利工程为强秦统一打下基础的重要原因。
时至今日,陕西人还是以面为主食
笔者猜测,韩桓惠王在历史上记载不是昏君,而是努力想成为一个好国君的有志之人,身边的群臣以韩非子为主不乏良臣,之所以当时众多高层支持这一决定,恐怕也有人心怀想求秦国保全之意。
虽然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但是那是国与国的层面的事情了,对国内的某些贵族来说,如果和有可能一统天下的强秦搞好关系,万一国家灭亡后还有可能保留自己的身份和财富,当然愿意慷他人之慨而谋己之私。
而且不敢否定韩桓惠王是否也有同种思想,如果秦灭了五国后,由于和秦因水利交好,自己或者可以趁秦军疲敝收渔翁之利,或者可以认清局势以臣子自居,还可能自己虽然失去身份却平安终老,这三种情况在历史上都不少见,所以纵然有此种心思也是情理之中。
而且,当时的大秦虽然逐渐强大,但是周边的楚齐也不是等闲之辈,战场之上瞬息万变,没有人能在战争未开始之前准确预测战争的结果,今日的敌人也许就是明日的朋友,韩桓惠王也有可能抱有这种想法,所以才会派人帮助对手修建水渠。
跨越两千年的郑国渠
结语
可惜的是,即使有正确的战略思想,也未必能得到想要的结果,韩最后也是难逃被灭国的命运,和其他五国一起败于秦军的马蹄之下。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许历史的环节中某一链条发生了改变,都可能使得历史的整体走向改变,郑国渠也许会变成使秦衰败韩国崛起的利器,从上文来看,韩桓惠王和他的决策团队可能做了一个极其政治正确,富有前瞻性的决定,可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但是仔细琢磨也在情理之中,无需过分苛责。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故事里的主角秦韩都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但是郑国渠还完好无损的保留下来了,甚至在新中国的建设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按照边运用、边改善、边发展的原则,对新老渠系进行了3次规模较大的改善调整与挖潜扩灌。1949年-1966年为第一阶段,1966年-1983年为第二阶段,80年代后至1995年为第三阶段。继续让郑国渠造福关中大地的百姓。
可想而知,在未来若干年后,郑国渠都会屹立在神州大地,继续滋润这片土地,我们也会记住这其中发生的故事,得到思想的启迪。
参考文献
1《史记》
2《艺文类聚》
文章内容为本号100%原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存在疑义,请联系删除。)我们将持续为大家输出精彩的原创文章,欢迎小伙伴们订阅转发及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