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新成
在柳池村的崇兴寺门前,有一方池塘,其水清澈,周遭翠柳环绕。风景十分优雅。这就是柳池村的“谪龙池”。其池名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
原来,在谪龙池的南面,紧挨着一条东西大道,它连着东西两村,并连着两条南北大路,过去常在路上行走的人,因为这一方翠柳掩映的池塘,也因为这一口清冽甘甜的水井而驻足停歇。在那个淡水奇缺,土壤碱卤,地下水可熬盐熬硝的秦东大地,要饮得一口甜水谈何容易,正好,柳池村有这么一口“甜水井”,因此柳池村在老江湖人的心中颇有些名气。
传说,东海龙王六太子误犯天条,被玉皇大帝发配凡间,贬入此池。那一日忽然阴云四合,雷声震耳,电光飞迸火舌,狂风摧墙倒树,分明天公作怒,顷刻大雨倾盆。在柳池村的池塘上,一道电光划破夜空,一声霹雳响彻天宇,在电光石火之中,一条金龙落入池中,立即飞起百丈水花,仿佛扳倒了银河,撞翻了长江,哪里是雨,分明是飞流直下,瀑布盖顶。风雨之后,池塘里传来”啪,啪,啪”三声拍水声,再无音讯。
这一夜,里正与崇兴寺长老做了相同一梦,梦见一个英俊的年轻人,秀才装束,温文尔雅,见人深深一揖道:“鄙人姓敖,名曰蚣蝮,本是东海龙王六子,一向蛰居东海,只因性情孤傲,自恃力强,一贯横行不法,公然误行雨旨,致使中原滂沱,江河暴涨,殃及万民。玉帝震怒,谪降人间,今罪身来此,屈居小池,搁浅如囚,遭受鱼虾之辱,以赎渎职之愆。尚有冒犯,荷蒙见谅。”
第二日天色阴暗,东风和着一股清凉的冰片味儿弥漫全村。池塘里水更清,风吹轻波到岸边,卷起排排洁白的水花,仿佛排排素馨花开在岸边。
六太子被贬谪柳池村,还曾为柳池村消弭了一场血光之灾。
话说明朝末年,有位将军因战事举家迁徙,在柳池村南的三路交汇处,一家人惨遭土匪杀害,有谣传是柳池村人所为,将军大怒,率三军誓欲血袭柳池村,并发下毒誓,“虽鸡犬亦不留”。眼看飞灾降临,这天夜里,将军做了一梦:
一个年青英俊的秀才,来到中军帐内,纳头便拜。自言姓敖,擅居柳池,闻将军欲血袭柳池,特来冒昧一辩是非。柳池村人素奉公德,民风淳朴,尤其孝风浓厚,更兼邻里和睦。从无奸佞邪恶徒,何来为非作歹者。兹有令尊令堂及尊夫人一家罹难,非柳池村人所为,实乃遭际匪患。匪巢藏匿黄河滩内。今特来禀知有二:一为村人辩冤,二为献上剿匪一计。将军既可立功扬名,又得以雪深仇大恨。
将军问:“何以为证?”
秀才云:“君宅财物俱在匪巢。”
将军问:“计将安出?”
秀才云:“此匪劫掠君财,复攘数村,掳获甚丰,正在得意忘形之际,今全数归巢,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大设盛宴。以贺掳掠之功,以庆凯旋之举。将军可亲率大军,在其懈怠之时,乘其不备,围而剿之,必使其倾巢而毙。”
虽梦境不可信以为真,将军似梦非梦。言辞真真切切,情境清清楚楚。思忖半日,还是半信半疑,终不能决。后为僚佐恳挚劝导,试依其计而行,若果有所见,自当手刃仇人,若非如此,再行查询不迟。将军无奈,唯唯应诺,未成想果然如此,天幸大军奄至 ,匪犹懵然无知,于是全剿其巢。地方禀省,省呈朝廷,朝廷特于嘉奖。
清理赃物时,因见其妻玉佩与家中许多物件,睹物伤情,将军泪下如雨。
事后,将军特来柳池村酬谢敖秀才,方知是龙王六太子所为,因设台以祭。
崇兴寺法明禅师因六太子贬谪池中,赐池名为——谪龙池。
第二年夏天,又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在电光石火之中,一条锦龙冲天而起,直上霄汉,村人皆拜。
作者简介
刘新成,男,大荔县许庄镇柳池村人。农民,生于一九五六年。虽事农桑,酷喜读书、写诗、写文诸事。习作《耘暇杂吟》,收录其一生生活点滴,于耕耘之暇,游历之处,将所见所闻,纂辑于册,积之有年,渐而成集,纵遂手而为,信口而吟,亦为行家里手好评。
本人崇敬科学,仰慕文学,只祈精炼,不求量多,常云:
字字裁,句句筛,
反复斟酌求精彩。
只要语言能惊人,
文章何妨千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