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游客:
欢迎来到金寨县吴家店镇革命遗址群参观游览。
立夏节起义总指挥部旧址
首先向大家介绍的是穿石庙。穿石庙位于吴家店镇西7公里太平山村,1929年(民国十八年)立夏节(农历三月二十七日)起义策源地旧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青灰色的庙宇依山就势,建造得十分巧妙。穿石庙紧靠一座天然石墙,石墙高出殿脊约6米。这巨龙似的石墙东西走向,与正殿平行,向西一直延伸到对面山上,顺山脊直上,长达300余米。更为奇特的是石墙上有个3米见方的石洞,飞鸟、游人均可从石洞穿过,“穿石庙”故而得名。
1927年中共派遣地下工作人员以教师、做工掩护,在这里宣传革命思想,组织群众力量。饥寒交迫的工农群众觉醒了,决心团结起来,砸烂旧社会的铁锁链,做新社会的主人。1928年,穿石庙地方的贫苦人民以梁山结义的旧社会形式组成“兄弟会”,这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初期革命活动组织,参加成员有:廖炳国、徐其虚、徐思庶、萧方、阮小成、张少金、汪永金、周德法、漆成文、汪永根、田念波、罗炳纲、汪品清、周维炯、漆风台、陈寿国、陈延生、廖允荣,时称“十八兄弟会”,经常聚会讨论兵运和起义工作,同年八月,在穿石庙召开了党的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发动武装起义,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1929年春,根据革命斗争形成的发展,党组织干5月2日在穿石召开紧急会议,把起义时间由中秋节提前于立夏节举行,并成立了指挥部、李梯云、徐子清、萧方、徐其虚、漆海峰、周维炯、廖炳国、漆轩昂等同志分别担任起义总指挥、军事行动、交通联络等工作。5月7日(农历三月二十七日)立夏节晚,一夜之间革命风爆席卷丁家埠、斑竹园、白沙河、南流河、吴家店、李家集、牛食畈、南溪、汤家汇、西河桥、包家畈等地,起义胜利的工农武装,从四面八方涌向穿石庙,集聚太平山,继而到斑竹园组成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二师。由穿石庙点起的革命星星之火,迅猛燃成燎原之势,它动摇了鄂豫皖边区的反动政权。穿石庙也因此成为立夏节起义的策源地。
革命暴动遗址竹叶庵:吴家店竹叶庵驻有罗志谦民团30多人(原属柯寿恒的一部)。立夏节午夜徐子清、廖业麒、汪永金、周世觉等,按照中共商麻罗特委5月2日的太平山穿石庙,紧急会议部署,带领农民武装50多人将竹叶庵围住,由民团中的共产党员周厚玉、林树生作内应顺利摸掉敌人的岗哨,农民武装冲进去,驻西厢房的罗志谦稍作抵抗,便乘混乱逃跑。住在楼下的15团丁见抵抗无效,举手投降,住在岗楼上的17团丁不断从楼梯口打枪顽抗,徐子清命人放火。楼上团丁听说要放火,都把枪丢下来,全部投降。
革命暴动遗址吴畈张氏祠:中共包畈乡苏维埃党支部成员漆耕圃、晏八风、夏长金、吴庆延等按照5月2日穿石庙紧急会议部署,于立夏节午夜在张氏祠集合农协会员100多人宣布暴动,分三路捉当地张绪清等10名豪绅地主,没收了他们家的粮食、衣物,对号称“张阎王”的恶霸地主张绪清,开了公审会,当即枪决。
红27军激战遗址包畈许家冲:1932年11月14日,红27军到达皖西北革命根据地的边缘吴家店地区。乡亲看到红军归来,群情激动,热烈欢迎,红军指战员也如同回到了久别的家乡。第二天,敌32师和47师尾追而来,红27军上下坚定信心,决不能让敌人危害根据地群众。红27军在吴家店以东包畈河北岸一线展开,战领有利地形,顽强阻击敌人,敌人出动飞机38架次,对我军进行疯狂轰炸、扫射。红27军在根据地人民群众支援下,英勇顽强与敌激战三昼夜,打退数倍于我之敌多次冲击,英勇善战的第一团团长张四季光荣牺牲,由黄继南继任团长。此次战斗,毙伤俘敌1000余人,红27军亦伤亡百人,迫使敌人停止了追击,红27军进入赤南根据地。
十八兄弟会遗址火焰垴:1928年春,为了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吴家店地方一些仁人志士积极参加,并以梁山结义的形式,在太平山火焰垴燃香结拜,组成了十八兄弟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当地革命群众开展活动。这十八兄弟会是:廖炳国、徐其虚、徐思庶、萧方、阮小成、张少金、汪永金、周德法、漆承文、汪永根、田念波、罗炳纲、汪品清、周维炯、漆风台、程寿国、程延生、廖允荣。
皮旅突围进驻吴家店老街:1946年6月,国民党调集30余万重兵围攻中原解放区,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5000余人,在旅长皮定钧、政委徐子荣的率领下,奉命掩护主力向西转移后,于7月4日由豫东南突围抵皖西立煌县(现金寨)吴家店,在4—6日部队休整期间,打开国民党粮库,开展分粮济贫运动。7月7日离开吴店,8日东进霍山等地,于7月下旬结束行程二千多里的艰苦征战,胜利抵达苏皖解放区。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进驻吴家店: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4个纵队13万人,实破黄河天堑,千里跃进大别山。于1947年8月27日渡过黄河,29日进入大别山区。刘伯承亲率第三纵队第八旅直插金寨,进驻吴家店。从营房到观桥都住满了刘邓大军官兵,刘伯承的司令部驻扎在周上湾老屋。当地反动武装听说刘邓大军南下,个个闻风丧胆,躲的躲,藏的藏。至9日夜吴家店随金寨全境解放。
刘邓大军占领大别山区,并进抵长江北岸,迫使国民党军队处于被动地位,揭开了皖西战略进攻的序幕。
韩英烈士墓:韩英,男,河北省威县章台人,1917年生,高阳师范毕业。193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翼南军区第四军区分区秘书、宣传科长,二野二纵五旅政治部宣传科长等职。1948年4月17日,在金寨县吴店区太平村潘家湾与敌作战,临危不惧,壮烈牺牲,英年31岁。
韩英等牺牲后,由当地村民埋葬在潘家湾后山坡,1990年经韩英战友,曾任中共金寨县县委书记张延积联系,将韩英遗骨移至潘家湾南边原已埋葬七名烈士处集中安葬,1990年10月1日,由张延积题碑文,由斑竹园区公所立碑,韩英烈士妻子刘风荣,子韩晓华、晓忠、女晓琴、孙韩雪、韩玲,战友张延积参加了立碑仪式。
韩英烈士墓
柳林东岳庙烈士墓:柳林东岳庙,属飞机场村,位于吴家店镇北,以镇政府北行程10公里,1948年刘邓大军南下撤离大别山后留守部队和工作人员(属于韩英部队的一部分),与国民党军队作战牺牲,当时由当地群众就地掩埋,1968年由柳林大队革委会组织群众将撒埋的马氏、石氏、阳氏四名烈士遗骨集中到东岳庙下侧埋葬,立有高近5米,宽近3米,用条石砌成正方形塔形式墓碑。2008年9月,吴家店镇政府争取民政资金万余元,对墓碑进行整修,并列为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柳林东岳庙烈士墓
松湾东岳庙烈士墓:松湾东岳庙属光明村,位于吴家店镇东,距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
该处埋葬的十三位革命烈士,分别是1932年、1948年刘邓大军南下撤出大别山后留守部队和工作人员与国民军队作战牺牲的,其中有一位张四季,生于宣统辛亥年5月4日,牺牲于1932年11月17日,生前任红27军一团团长。1968年由原包畈公社组织东高、杨湾、楼房三个大队干部群众将13位革命烈士遗骨集中安葬在东岳庙山岗。2008年9月,由吴家店镇政府争取民政资金万余元,将烈士墓重新整修,并作为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松湾东岳庙烈士墓
西庄道观基烈士墓:西庄道观基,位于镇南西庄村镜内,距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
1948年春,刘邓大军南下撤出大别山后,留下的伤病员和工作人员,他们大多数是河北人,没有留下详细地址和姓名,由当地农会安排,分散隐藏在贫苦农民家中供养,后被国民党地方武装小保队搜出杀害了,被杀害的30名革命烈士中有姓名的只有:王解旺、王一正、李世道、王树资、刘必林,当时人在哪里被杀的,就埋葬在哪里。1968年由西庄公社组织干部群众将这30名革命烈士的遗骨重新捡入棺木,排成一字形埋在道观基后山上,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我有平台,你有故事?
就算晚一点也没关系,真的没关系
欢迎关注平台,底部可以留言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