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近在咫尺的邻居,同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印度是不少人列入计划表的旅行目的地之一。但是俗话说得好,“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印度的生活消费水准与国内相比如何?譬如说60000卢比一个月的收入,在印度社会中大致处于怎样的水准层次?又可以过什么样的生活呢?
六万卢比=五千块?
这个假设看起来只有小学数学题的难度——打开网页搜个“货币换算”,做一个从“印度卢比INR”到人民币的转换,得出结论:60000卢比相当于5347人民币。在国内,这个进账金额如果只考虑日常消费,哪怕北上广深也算够用了。
然而真正的思维陷阱其实在这里已经显示出来——人们总是惯于用自己熟悉的“默认信息”作为评价基准。假设考虑者是个北京上海居民,衡量“钱是不是够用”往往会条件反射地开始计算一线城市的饮食、交通等花销;而在中部城市、西部城市居民的眼中,“日常花销”很可能会是个截然不同的数字。总之,不同生活背景的人对同样金额的货币,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这种“金额大不等于过得好”的区别,不光是普通人一个考虑不周容易掉坑;就连联合国这样的世界级组织,也一样趟过从GNP到HDI的弯路。
中产以上
那么话说回来,每月60000卢比的进账,在印度社会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按照联合国最新发布的2020年数据,印度的人均国民收入为6681美元,简单用汇率估算一下为485054卢比,然而,这是一年的量——平摊到每个月之后,数字变成了40000卢比。这样一看,月入60000卢比显然是很不错的状况。
由于种姓制度的余波,印度社会的圈层泾渭分明也算是个常见知识点了。当今印度社会被划分为三个层次,最顶端的人群是不超过几百万人的精英层,他们大多数从投胎开始就高人一等,一路好教育好工作好生活地走下去;第二层是约有2亿的中产阶级,最简单的衡量标准是能在大中城市有一份看得过去的工作,并拥有自己的住房;最底端者则是多达8亿的贫民阶层,要么住在农村,要么就栖身于城市的贫民窟中,很难说有稳定生活的保障。
月入60000卢比未必能跻身第一阶层,但保持在第二阶层还是没太大问题的,至少解决了住房问题,一旦刨除“房奴”这个吞金怪兽之后,日常消费仿佛瞬间就变得轻松了许多。
日常消费一窥
印度人称“南亚小霸王”,地域广阔、地形复杂,各邦的物产交通等家底区别很大,又因为始终没有类似“车同轨路通文”的大事件发生,多少有些“散装”的味道。因此在印度境内,除了全地球都一样的“城市消费比郊区高”之外,还存在“南印度消费比北印度高”的特殊规则。
总体来说,除了少数几个世界上都有知名度的大城市例如孟买、新德里之外,在印度大部分大中城市的消费并不高。印度本身人口有七成从事农业领域,又是全球最大的粮食产国之一,再加上位居热带物产丰富,平民档的蔬菜水果小吃几乎就没有贵的。
曾经有不少国人去出差或者旅行,往往对印度的水果价钱留下深刻印象——本地出产的荔枝芒果香蕉等水果,折算人民币一两元一斤;温带水果例如苹果价格会高一些,但也绝对不算贵。在不少大中城市街头都有鲜榨果汁出售,一大杯不掺水的折合人民币两三块,差不多就是国内买瓶矿泉水的钱。至于著名的“印度飞饼”,算下来大约人民币5块一份。
除了吃,住酒店或者租房也并不算贵,普通旅店折算人民币能到100元以内,较大的城市200元也可以住到上星的酒店。真正贵的是买房。由于印度同样是人多地少的国家,想买一套房子并不容易。曾经有人统计,号称“领先上海30年”的孟买,在过去三十年内房价暴涨了几百倍。
这也是几乎无论多么现代化的印度大城市一定会有贫民窟的内因:找一块公共土地,用几块铁皮就可以围成屋子了。这当然是妥妥的“违建”,但既无城管、也没有其他替代方法,也只能就这样维持现状。
此外,印度存在大量的低收入人群,社会传统又存在着根深蒂固的职业隔绝乃至职业歧视。曾经有在印度本地建厂的中企雇佣了当地人做保安工作,这位印度人每天就安放好椅子坐在门口。某日甲方的领导看到了认为“反正坐着也是坐着”,让他顺便去把院子打扫一下。这保安因此极为不满,因为在他们的社会文化中,扫地是低于自己阶层的事,绝对不能去做,否则就会招致“看不起”。
这样的文化无形之中又削减了低收入人群寻求机会谋求更多收入的机会,穷人数量多,获得人力的成本又被拉低了一波——前提是按照他们的社会潜规则来“用人”。
据统计,在印度普通城市,一顿饭花销相当于30元人民币,就可获得专属服务员待遇。在国内,这个最低消费额别说专人服务,连包厢待遇都享受不到……
结论
由以上数据不难得出结论,如果在印度有了月入60000卢比的条件,只要不附加特别“变态”的条件——包括且不限于限定必须住在孟买高消费区域而且禁止搬迁、遭遇又一次莫迪发动的“限钞令”而且居然没有及时把旧钞换成新钞……
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过上相当滋润的日子,日常消费不高,甚至还能所到之处都享受VIP服务,感受一把“用钞票换便利”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