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明(化名)没有想到,自己曾经住了半个世纪的家,会变成众人“打卡”的景点。但他心里挺自豪的——自家老房子成了“网红”,二十多年前亲手种的黄葛树,如今正为更多人遮风挡雨。
今年春节期间,渝中区山城巷历史文化风貌区备受市民和游客的青睐。其中来了一群特殊的“访客”:山城巷原住民——这里曾经是他们的家,现在成为众多游客光顾、拍照的地方。
趁着新春佳节,老居民们重游故地,有的人还是第一次“回家”。
5年后第一次重返旧地
17日下午3点,5位上了年纪的客人走进位于山城巷33号的“时光小卖铺”。其中一名六十多岁的大叔先是有些迟疑,然而一踏进门,就激动地嚷嚷起来:“你们看嘛,就是我们的老房子,回家了回家了!”
店主陈雪赶紧倒上几杯热乎的老鹰茶递给几位老人。老鹰茶下肚,王永明的话匣子也打开了。他告诉陈雪说,自己是山城巷原住民,五六年前因为山城巷拆迁,搬到了渝北区居住。平时要照顾孩子脱不开身,也少于出门,这次趁着春节,带着家人第一次重返故地。
陈雪为老人介绍说,现在这里已经变成了文创商店,售卖各种有关山城巷、老重庆记忆的物件,比如印有山城巷老照片的冰箱贴、第一份山城手绘地图、火锅明信片、重庆沱茶等。王永明一边看一边点头:“不错不错,都是我们小时候熟悉的玩意儿。”
他说,自己从小就住在这栋房子里,孩子也是在这里长大。当时房子还是上下两层楼,平时踩着木楼梯上上下下,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搬家时其实很舍不得,但现在有这么多人来参观,还是挺自豪的!”
突然他快速奔向店外,指着门外一棵十多米高的黄葛树说:“妹儿,你们店外面这棵树就是我亲手栽的哟。”王永明说,这棵树已经栽了二十多年,每逢夏天的夜晚,还没有空调时,邻居们就在这棵树下摇着蒲扇乘凉、喝老鹰茶。
他回忆说,平时的中午、傍晚,炊烟和饭菜香气会从每家每户升起,大家做好了菜都会端出来凑在一起吃,你尝一口,我夹一筷,不分彼此,亲如一家。当年哪家娶了媳妇儿,结婚那天,山城巷的整坡梯坎上面必定是摩肩接踵,上下都要侧着身,但很少有人抱怨,新人家里也会大方地将喜糖散给路过的街坊邻居。
王永明看到,当年亲手砌的洗衣槽也被保留了下来,放上多肉植物和花草,竟成为一道装饰,很是惊喜。
希望自家能有更多人来“打卡”
在店里的半个小时里,王永明一直念叨着:“没想到家里现在变成了这个样子,没想到啊没想到……”不过,看到每一个走进来的顾客,都开心地拍照、选购,他一直乐呵呵的,还主动担任起推销员,“多买点,小妹儿。”
临走时,一路的大姐拉着陈雪的手说:“妹儿,我给你说嘛,这个房子,安逸得很!吉祥、喜庆、顺风顺水的!我们一家人住了这么多年都一直美满、和气,以后你们家生意还会越来越好!”
王永明对陈雪说,希望更多市民和游客都来耍。“重庆人天生好客,这里现在虽然已经不是我们自己的房子了,但总算是曾经的家,山城巷也一直会是我们记忆中的家。肯定是来的人越多越好。”
接着,他们一家人还去参观了曾经是露天垃圾场,春节前已被改造为“荒野花园”并免费开放的仁爱堂后院,拍照留念。
90岁的陈绍珍老人是目前山城巷里四家依然还没搬走的原住民之一,在这里已经生活了70多年。她说,今年春节期间,不少老邻居第一次“回家”看望,王永明就是其中之一。
儿时“老鹰茶”一天卖出700杯
“时光的味道总是让人留恋。”王永明离开后,陈雪的心情也久久无法平静。她认为,人们对家的记忆会是一直深深存在于脑海中的,也会是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哪怕现在已物是人非。
同样地,在他们店铺里售卖的,也都是带着时光记忆的物件,比如重庆老鹰茶,现在已经很少看到了。春节期间推出的一角钱一杯的“迷你”老鹰茶,特别受欢迎。店里每天能卖出大约700杯老鹰茶,有的人喝了还要买几包带回家。“重庆市民对小时候的味道非常怀念,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哪怕是一杯茶,也能唤醒童年时的记忆。”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纪文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