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实现无人值守。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 东 叶 海 伏润之 施秀萍 杨唯伟
冬末春初,寒意料峭,正值农闲,一个上午,55岁的张多翔又来到家对面的景电二期工程南北分水闸处遛弯。
“不知不觉30年就这样过去了。”每次走到南北分水闸,就勾起张多翔的回忆:从山区搬下来后,这日子越过越好,正是因为景电二期这项惠民工程。
这要放在30年前,张多翔自己根本想不到。
古浪县位于祁连山北麓、腾格里沙漠南缘。贫困群众主要集中在祁连山山区。这里土地贫瘠,干旱少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
张多翔所在的原井泉乡也不例外,是个典型的山区乡镇,“山像和尚头,有沟无水流,滴水贵如油,春播秋无收”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啥时候种地不怕没水,成了张多翔的心愿。
就在张多翔满怀期盼时,远在百公里之外的景泰,开始了一场探索。
1969年10月15日开工建设,1974年底竣工的景电一期工程,成功让黄河之水上了山川,让沉睡了千年的荒滩逐渐苏醒。
景电一期工程的建成,改变了景泰川群众的生活,被称为“救命工程”。
1984年7月5日,向古浪伸出援手的景电二期工程正式开工。
1990年10月15日,景电二期工程总干渠13个泵站全线通水,黄河水正式输送至百公里外的南北分水闸,景电二期工程基本建成。
第二年,张多翔一家便在当地政府的推进下,从山区搬迁至如今的直滩镇龙湾村。
虽说工程建成了,用水到底能不能有保障,其实张多翔心里并不清楚。而对于景电二期工程,张多翔和群众了解不多,却知道:工程是从百公里之外黄河取水,穿过景泰,进入古浪的。
正因如此,对于这个新建的工程,当地老百姓之间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刘家峡烧火,黄河里取水,海子滩做饭”。
“这工程是靠电从黄河里取水,距离又长,能成?”张多翔道出当时群众普遍存在的疑虑,“要是我们还和以前一样靠天吃饭,那搬下来意义何在?”
疑虑很快在实践中被打破。搬下山当年,张多翔一家开始试种。很快,就感受到不同。
“山区的地和这边的不一样。旱地种小麦一亩地下种30斤,这边的地一亩得下种60斤。”张多翔说,刚开始没经验,摸索了二三年时间,才掌握了技巧。
水的到来,打破了生产的限制。不用祈求老天降雨,到了灌溉季节,该放水时放水,尽管一直在家务农,张多翔却觉得日子有了盼头。
“以前小麦亩产三四百斤,如今五六百斤,玉米亩产也从六七百公斤,增加到一千公斤。”张多翔说,这些年,家里收入越来越好,不仅种地,还养羊,早早就脱了贫。
如今,张多翔家中的11亩7分地,种着玉米、小麦、马铃薯和多种蔬菜。家中还养殖百余只小尾寒羊,一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
黄河水滋润着无数像张多翔这样群众的生活。在南北分水闸,记者看到,黄河水分三股经南干渠、民调渠、北干渠,向古浪县裴家营、海子滩、黄花滩、民勤等地奔流。
在腾格里沙漠南缘的黄花滩,昔日荒草稀零,自2013年以来,这里成为扶贫搬迁移民致富的新家园。
移民要安居,生产要发展,水从哪里来?还是靠景电二期工程输送的黄河水。
2012年2月10日,古浪县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黄花滩项目水利骨干工程开工建设。工程从景电二期工程南北分水闸取水,对原景电二期北干渠进行维修扩建,沿途新建提水泵站3座调水至黄花滩。
2013年,工程达到通水条件。
黄河之水引戈壁,发展产业富移民。但新问题又来了,戈壁农业是黄花滩移民区的支柱产业,灌溉高峰期集中在冬夏两季。
为了解决黄花滩移民区夏灌用水高峰期供需水矛盾,以及冬季供水无法保障的问题,古浪县委县政府在积极争取水权的同时,结合当地景电二期工程的供水特点,从2013年开始,修建调蓄水池项目。
走进位于大靖镇的黄花滩调蓄供水工程2号调蓄水池,虽然蓄水池还未解冻,但仍然可以看到已经有不少的蓄水量。
“2号调蓄水池是由景电二期工程南三支渠引水,主要承担景电二期古浪灌区冬季日光温室供水,兼顾夏季需水高峰期黄花滩供水任务。”景电工程古浪指挥部副指挥王金旭说,“目前已基本完成工程建设,具备蓄水条件,总蓄水量达300万立方米,目前蓄水约100万立方米。”
2号调蓄水池只是其中之一。据介绍,截至目前,整个灌区已经建成46座2万至10万立方米的调蓄水池,1座220万立方米的调蓄水池。正在修建4座大型调蓄水池,总容积将达到940万立方米。
新建好的调蓄水池已然发挥起重要作用。据介绍,1号调蓄水池分别于2019年10月、11月和2020年3月、8月先后四次累计蓄水约560万立方米,为前年冬季和去年夏季灌溉高峰期持续供水约340万立方米,目前运行状况良好。
“全部建成后,黄花滩移民区调蓄水池总库容将达到1500万立方米,将使6.24万移民和12.4万亩农田及基本生态的灌溉用水得到有效保障。”王金旭说。
关于黄河水的喜讯不断传来:2020年5月12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发文批准景电二期灌区扩灌(黄花滩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项目取水许可。
文件表明,同意项目以黄河干流地表水作为取水水源,年取水量4504万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年取水量4044万立方米,养殖业年取水量460万立方米。
坚实的工程,充足的黄河水,将为灌区群众生产提供可靠的水利支撑。在黄河水的滋润下,古浪郁郁葱葱的未来看得见,群众幸福美好的生活看得见。
作者:王 东 叶 海 伏润之 施秀萍 杨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