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春天暖,景色宜人,彭州市濛阳街道百兴村村口新建成的小游园——百兴记忆,新栽植的紫藤、月季、蓝花楹等各色花卉苗木竞相吐绿,生机勃勃。清晨、傍晚,村民们常来此处散步、休闲、摆龙门阵,或指着长廊上的“大学生名录”教育孩子。不过,谁又能想到,这处小游园2个月前还是一处垃圾堆呢。
从成德大道拐进百兴村村委会,“百兴记忆”是必经之路。“以前这里堆满了生活垃圾、长满了杂草。居民不用说来这耍,路过此处都要捂着鼻子快速通过。”百兴村党委书记叶昭春介绍道,“去年村(社区)体制机制改革后,我们决心将垃圾堆清除,打造一个赏心悦目的小游园,给周边居民一个游玩休闲的场所。”
说干就干。去年12月,村两委班子带着村民投工投劳,清运出了两大车垃圾,随后又进行场地平整。经过精心规划、建设,种植紫藤、月季、蓝花楹等花、树数十棵(株),并修建了休闲长廊、铺装了生态小径,呈现出当前这座靓丽雅致的开放式小游园。而这一切仅花费万余元。
“花小钱办大事”是美好愿望。百兴村能够将愿望变为现实还在于广泛发动村民共建共享。
“所用的木材都是村民重修房屋时从旧房上拆下来,旧物循环利用的。”叶昭春告诉记者,“你看这株蓝花楹,市场价在4000元以上,是村民舒凯主动捐的。还有镶砌用的石头也是村民捐的。我们曾在村民议事会上告诉大家打造百兴记忆的想法。村民踊跃行动,凡是用得上的都主动送来。”
除了“有物出物”,有力出力又是另一个维度的共建。人工成本是工程建设的一笔大开支,从创意设计到建设施工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劳动。但在“百兴记忆”的打造中,这项开支省下了不少钱。“我们村有个木匠师傅叫高成德,现在看到的木建景观创意都是他做的,村上给他找了两个党员同志‘打下手’,一共花了10几天就呈现出来了。”叶昭春介绍道。
从过去散发酸臭味的垃圾堆到村民打卡新地标,百兴记忆除了目力所及的颜值提升,更在于围绕“记”和“忆”二字做文章,通过植入人文元素,主题宣讲,本村变迁,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教育”功能。特别是“百兴历届高校生名录”成了村民教育子女的新载体。
百兴村得名于去年村(社区)体制机制改革后,历史上还曾用过“文昌村”“文山村”。两个名字皆与“文”相关,重视教育该村素来的传统。据统计,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至2020年,这个5400余人口的村子总计走出了122名大学生(本科及以上),其中不乏中国政法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名校学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学霸村”。仅叶昭春家所住的院子就出了5个大学生。
在“百姓记忆”的建设中,百兴村将122名大学生打造成了“榜样墙”,将每个从村子当中走出去的大学生的名字,都书写在墙上,用来激励村里的孩子。
“这些大学生们有的刚刚走出校园,有的成为了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有的成为了医院院长,有的成为了大学教授,还有的在航空公司、国有银行担任要职……他们都是我们村走出去的,这是全村人的骄傲。”叶昭春表示,“所以在打造百兴记忆时,我们做了细致的收集整理,然后植入在小游园中,让来此休闲的村民以此激励之家孩子向身边的榜样学习。”
叶昭春也是这样带头实践的,“我有个堂妹身体有残疾,但考上了大学,读了日语专业。所以我经常以此来教育我的长子,‘小嬢就是你认识榜样,你要向她学习啊’。”
据悉,百兴村还有一套针对本村村民考上大学的奖励机制,从另一个角度鼓励孩子们努力读书。“自2003年开始,凡是考上本科的本村孩子,每人都可以得到400元至800元不等的奖励。此后,历届书记都把这一好传统、好做法坚持下来了。”叶昭春表示。
该村4组村民王德炳是一位美籍华人,近年来在濛阳小学成立了以其母亲名字命名的“卿启秀奖学金”,每年选一名该校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定期给予1500元的资助,激励广大学生刻苦学习,早日成才。
围绕“记”和“忆”,“百兴记忆”还收入了村民老照片,过去的生活场景、生产场景等,并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孝老敬亲、防疫主题宣讲、勤劳致富好乡贤、遵纪守法好青年、德高望重好老人、文明和谐好家庭、孝老爱幼好少年、独立自强好巾帼等“六好”身边榜样,激励广大村民见贤思齐。
叶昭春表示:“百兴记忆小游园只是我们场景更新的起手式。接下来还将继续推动场景营造,让生态场景与人文场景、生活场景渗透叠加,把百兴村建设成为产业繁荣、宜居宜游的幸福美丽乡村,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华西社区传媒记者 李玥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