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中山路北面有个龙亭公园,公园外表看上去其貌不扬,远远能看到一座金顶朱墙大殿悬于天上,走得近了才发现大殿两侧还有人工湖水随风荡漾,两湖夹住一条步道,步道宽阔冷清,径直连着通天的阶梯,欲登大殿,要先通过对腿部肌肉的试炼。中间的浮雕斜坡已经模糊难辨,分不清是龙是虫。阶梯多且陡峭,爬到一半向后回望,竟还有些恐高,头晕微旋,再抬头看一眼大殿,仿佛正立于头顶之上,此时脖颈微僵,不敢再向后仰,只得俯身向前,自然摆出了朝拜姿势。登到顶端,虽没有一览众山小的磅礴气势,但登高望远,吹吹冷风,心情也能开阔不少。
(龙庭公园大殿)
(龙庭公园)
此时正值午后,雾霾的天空虽阻挡了些冬季阳光的温暖浪漫,但泛黄的光在天空散射开来,给远方街景蒙上了旧日色彩。开封确实陈旧,这一对人工湖就是20年前的光景。湖临着马路,湖心有亭子和北方冬日里惨淡惯了的干草,简单刻意的人工痕迹让湖看起来平淡无奇,可一旦怀旧的心情泛起,愿意花50块钱租一条脚踏船,竟也有时光旅行的意味。这是开封入冬以来的第一次降温,在湖中急行时,干燥的冷风扑在脸上,心里却涌起五六岁时为了玩而不怕冷热的劲头。刚上船时一阵兴奋地忙着追鸭子,很能给自己找乐趣。过了一阵儿便停脚漂在湖面,感受巨大的寂静一股股袭来。风推动湖面,不远处桥洞里的街景自己动了起来,一页页地翻过旧房子和骑自行车的人,就像自己的童年记忆,画面断续且没有声音。船漂到靠近路边,发现卖粟米卷的大爷在看着我们,大爷穿藏青色棉袄,腰间系紧了白围裙,一手握满瓜子,一手不住地往嘴里送,悠闲地欣赏这一刻湖上最有趣的风景。
(潘家湖)
听说这东边的湖叫潘家湖,潘家湖中有乱草丛生的湖心岛,划船也不得靠近上岛。就在湖心岛的对面,笔直的龙亭东路是观湖景的好地方,特别是晚上彩灯在湖上亮起时。龙亭东路倚靠这湖景,建起了成排的商铺、酒吧、咖啡馆和小民宿,只是政府也看好了潘家湖景,拆了环湖一带的商铺与民房,计划重资改造成旅游商业区。由龙亭东路拐进东边的小路,即将拆迁的一片平房热闹非凡。自行车穿梭在狭窄的小路中,小卖部依然摆满了杂牌子的饮料和五光十色的小零食,几盆干枯的菊花残留着几个月前菊花节的盛大气氛。旁边的黑屋里,大叔坐在老板椅上打瞌睡,老版西游记的背景音乐从电视里传出,又在几个刹那间搅乱了时间线。
我们拐进这个小世界是为了寻找宝珠寺。
(即将拆迁的龙亭东路)
宝珠寺有将近100年的历史,听说寺内僧尼合和而住,香火旺盛。曾经,宝珠寺为“女众林”,即供女众信徒诵经礼佛之地,由百岁高僧净严法师创立。净严法师师从中国近代著名的佛教改革家太虚大师,1925年,法师奉其之命,回到河南,身负复兴中原佛教的重任。而宝珠寺顺应时势,在中原佛教的改革中当起了先锋。再之后中原佛教有了合法团体领导,虽经历战争与革命,中原佛教复兴之路艰难曲折,但净严法师在年代更迭中心守佛法,信念如一。
因着这历史意义,有当地人推荐我们去参观,却没想到撞入一片即将归于尘土的小市井。宝珠寺的飞檐猛地从半残的墙头窜出,抢了这小市井的风头,墨绿色的亮瓦护住了下方旧墙壁上亮眼的“佛光普照”,墙顶的太阳能热水器让“佛味”充满了生活气息。本来心中一紧,怕这宝珠寺也要被拆,但拐进一个胡同,宝珠寺的大匾额醒目锃亮,便放了心,想是香火繁盛之地也不会遭到如此冒犯。
一尊大笑弥勒端坐在玻璃罩子里,坦胸露乳,头上横批“皆大欢喜”,但愿这是世间常见的结局。寺院不大,为三进二重院落,方正清爽,三面建筑显得高大。院中铜鼎烟雾缠绕,香气直逼头顶。正巧寺内无人,便幻想一本书一壶茶在此消磨时光,伴佛祖左右。
而在宝珠寺佛祖身边,早有人陪。老头看着六十多岁,灰胡子杂乱有型,冬季里迷彩花纹的棉服夹克搭水洗牛仔裤,身材修长挺拔。终年坐在宝珠寺外墙“佛”字底下,倚靠一把捡来的绿色单人沙发,守住快要剥光的“南无阿弥陀佛”。老头是周围的名人,逢人便讲自己的离奇故事,只可惜自拆迁以来,这条街上外人便少了,老居民已经对他的传奇经历熟稔于心,他演讲的机会寥寥无几。但老头并不糊涂,说话思路清晰,掷地有声,你若是听久了要走也定不纠缠,礼貌道别,默默坐回沙发凹陷的窝。他的故事从1970年代开始,围绕着分房与拆迁,涉及情报谍战,也攻克了世界级科学难题,话题疯癫,人却清醒,有街头说书人的气质,估摸着沾了不少宝珠寺的灵光。
(宝珠寺“守寺人”)
不光是因着宝珠寺,整个开封城都在八朝古都的烘托下闪烁着灵光。开封位于运河与航运枢纽,因地利而迅速扩张,一时间独占了都城的光环。宋朝时的东京据说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文化、商业、娱乐盛极一时,风光无限。即便是今日,整个开封都逃离不了盛世的回忆,依旧梦着东京繁华。
走出龙亭东路闭塞的小世界,撇开不大的宝珠寺与喋喋不休的守寺人,开封展开了更广阔的光景,距离龙亭公园不远的清明上河园就是这广阔世界的代表。冬季的东京城清冷极了,偶尔碰到卖年糕的京城商贩和漫无目的的牵马人,都在空旷的城市里心不在焉地扮演自己的角色。据说园子是严格根据清明上河图修建,特色便是画幅中心的虹桥。园子里的虹桥真是红色,早晨8点会有画中一般过船的表演,这也是园子里人群最集中的时刻。表演是清明上河园的核心,在园子各处按时上演,演员认真到位,虽说模式化,但毫不懈怠,给冬季的冷清增添了不少暖意。
(清明上河园表演)
游客在清明上河园里勉强扮演着东京梦华,而真正的开封人早过上了怡然自得的小日子。就在园区外的河边小公园,噼噼啪啪响声震天,两位大爷扭转身躯,鞭子甩得潇洒流畅,手臂轻扬,鞭子如彩带般飘逸灵动,又在接触地面的刹那发出猛兽般的巨响。借着鞭子的节奏,另外两位大爷太极推手打得火热,进退间步伐轻盈,力道十足。已是夕阳后的傍晚,河水残留着余晖,风冷得更厉害了,也吹出了只属于北方的凄清,几位大爷的武功身法已变成长影流动,开封还固自蹲坐在时间中不肯前进,给其中的人们留下一点余地得以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