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成都市八百多公里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蓝天白云抬头可见,成群的牛羊可以在草地上肆意奔跑,这里民风淳朴、风景如画,可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心中也有着深深的无奈。
平均海拔高达四千多米,让德格县美得不像话的同时,也隔绝了许多与外界的联系。交通不便、语言不通、发展落后、医疗水平跟不上……在这里,生病的人们,面临许多实际的困难。
走出去,意味着离开熟悉的家乡和亲人;留下来,病弱的身躯又可以再支撑多久?在矛盾和挣扎中,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传、帮、带”工程精准扶贫医疗队的到来,给这里的患者,带来了健康的希望……
“谢谢你们来了,快救救我的女儿”
扎西拉姆(化名)住在距离德格县100公里以外的白玉县,在听说了该医院“传、帮、带”工程精准扶贫医疗队队员们到达德格县的消息后,便立即打包了行李,出发前往德格县人民医院。
2岁的女儿仓拉(化名)乖巧地睡在她怀里,除了呼吸有些重,似乎看不出任何问题。可扎西拉姆知道,她的女儿生病了。
除了常常咳嗽,呼吸粗重,明明已经2岁有余的仓拉,体重却只有可怜的8.5kg。在别的孩子会走、会跳、会跑时,仓拉却只能待在母亲怀里,朝他们投去羡慕的眼神。
对于尚不知世事的仓拉而言,她或许还不知道这个病给她的身体造成了怎样的伤害,她只知道自己还不会走路,甚至还不能稳稳地坐立。
可这对于一个母亲而言,实在太过残忍。女儿那么乖巧,却似乎停止了生长。
▲2岁的仓拉
扎西拉姆曾带着女儿在县里的医院看病,可是那里甚至连儿科都没有,更给不出她女儿为什么会这样的原因……
“谢谢你们来了,快救救我的女儿。”到达后,扎西拉姆对医院“传、帮、带”工程精准扶贫医疗队队员们说。
“不敢耽误,不想让那些期待的眼神失望”
彼时的精准扶贫医疗队的队员们,也才到达德格县不久,在头昏头痛、胸闷心慌、腹痛腹泻的高原反应下,他们来不及休息,只在短暂的休整后,就投入了紧张的临床工作。
支援队队长、儿科倪美艳主治医师就是其中一员。当她接诊到仓拉时,她的高原反应并没有消失,但她不敢耽误,因为她知道:生命,一分一秒间都是命。那些德格县生病的人们,那些从周围县区匆匆赶来的人们,等这一刻,已经等了好久。
“不敢耽误,不想让那些期待的眼神变成失望。”倪医生这样说。
很快,倪医生就投入了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仓拉成为了她的一个小患者。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检查后,倪医生发现,仓拉不仅生长发育严重迟缓,同时还有咳嗽喘憋、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而且胸片显示,她的双肺散在渗出,是个“重症肺炎”患儿。在有基础疾病的情况下,生命体征又不平稳,仓拉随时可能出现呼吸衰竭及多脏器功能损害等不可挽回的情况。
情况紧急,倪医生立即组织了一场现场MDT(多学科协作诊疗),放射科叶亮主治医师,检验科张曦文主治医师共同参与探讨了仓拉的异常检查结果。
▲多学科协作诊疗,探讨患者异常检查结果
经过短暂的讨论,倪医生根据患儿的情况确定了治疗方案,她不顾高反身体不适一直守护在患儿身旁,第一时间给出了详尽的治疗方案:先吸氧,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加强呼吸道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并发症、必要时呼吸机呼吸支持等……
双向“治愈”,患者和医生间的秘密
除了进行抗感染的治疗,倪医生还针对仓拉生长迟缓的问题,指导母亲扎西拉姆正确喂养。
曾经扎西拉姆始终不明白女儿生长发育迟缓的病因,倪医生也详细地告诉了她:“孩子一般到6个月就不能纯母乳喂养了,需要添加辅食,慢慢开始吃饭、菜这些食物,才能补充微量元素,让孩子健康成长。”
怕扎西拉姆听不懂,倪医生还将可以补充微量元素的药品写在了纸上,反复强调出院以后也要坚持买给孩子吃,最后叮嘱她一个月后带着孩子来复诊,还偷偷告诉她,即使是免费帮她看,也没有关系。
就这样,在倪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的细心照料下,10天后,仓拉的病情得到了缓解,生命体征也趋于平稳。出院时,仓拉的肺炎已经好了,并且可以自己坐立了。
▲经过治疗,仓拉已经可以自主坐立啦
看见仓拉露出的天真无邪的笑容,倪医生早已经忘记自己其实也是个需要吸氧减轻高原反应的“病人”。
负“重”前行,扛起生命的重托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大医精诚,大爱无垠,负“重”前行的医生,他们奔波在生与死之间,扛起了生命的重托。是大爱,是执着,亦是职责。他们拯救了一个患者,但同时,他们也拯救了患者背后那一个个家庭。
小仓拉的故事,是千万个贫困县区患者故事中的一个;而倪医生的故事,也只是医院医生的一个小小缩影。
未来,医院将继续秉持着治病救人的初心,为更多的患者和家属带去健康的希望。
(文中患者及家属均为化名)
来源: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