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分享我的山西行。此行从大同开始,去平遥古城,再到祁县。平遥和祁县的旅游体验比起来,对比强烈。
计划到祁县,也是突发奇想。在平遥古城的票号博物馆参观时,被三大晋商故里的祁县和太古很是向往。到祁县住在了昭馀广场附近,距离昭馀古城一步之遥。
山西祁县历史悠久,古称“昭馀”。祁县古城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77—499),距今1500多年历史。古城街道两侧坐落着上百家保留有明清时代建筑风格的茶庄、票号、烟店、钱庄、斗行、当铺等商业店铺旧址和民居宅院。
由于刚从平遥古城过来,相比较旅游商业化运作纯熟的平遥,祁县可没有平遥古城那种熙熙攘攘的感觉,空荡荡的大街上几乎看不到行人,那种感觉很奇妙。别看游人罕至,但这条晋商大街有着诸多看点,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渠本翘故居。
渠本翘故居就在昭馀古城的东大街在新建南路的入口处不远,也就是渠家大院的隔壁。这位渠本翘何许人也?渠本翘(1862年——1919年),祁县人。渠氏先祖于明洪武初年由上党迁居祁县,世以经商为业。到其父辈一代,渠家已经成为全省闻名的富商巨贾,是山西票号业中著名资本家,山西最早的实业家。他极力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权、热心社会公益和民生利益的事迹,深得世人赞赏并深受后人敬仰。
在院子中间,有一座渠氏后人捐赠的渠本翘铜像,请注意一下渠本翘铜像身后的黑色煤雕作品《风骨胜玉》,这是由山西阳泉煤业集团捐赠的。原材料来自阳煤集团“国家工业遗产阳泉三矿”竖井606水平,埋藏深度650米,距离井口15000米,成煤距今2.8亿年的整块无烟煤,规格1×1.2×2.6米,重达4吨,是目前最大的“块王”煤雕。由三矿员工集体创作而成,正面刻“保晋救国,经世济民”八个大字。
故居的正房匾额为“虚衷御物”,楹联为“公心敬业生平志,怀国眷乡载籍光”。
故居面积并不大,两侧厢房里有渠本翘生平事迹的图片展。
渠本翘早期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处于时代转折期,又受维新思想影响。始终为民族强大独立,积自身才华与智慧,竭尽全力,报效国家。推行改革创新,实业救国。真如其父渠源浈所言“科名本身外之物,智者当务其远大,慎勿以第一自封”。
创办书业德书坊,传播维新思想。光绪二十二年(1894年)维新派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在上海创办《时务报》,这是中国人办的第一个杂志,是维新派影响最大的宣传刊物。第二年,渠本翘让渠氏同族在太原成立“书业德书坊”,代理销售《时务报》,为维新思想在山西宣传做出了显著贡献。
1901年9月7日,日、俄、英、昊、德、法、意、奥、比利时、西班牙、荷兰十一个国家,迫使清政府签切了《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以华治华”,打着“保全主义”的幌子,操纵清政府。国内各进步阶级掀起了挽救民族危机的救亡运动,迫使帝国主义公开瓜分中国的野心有所收敛。而一些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则发起了“实业救国”运动。
“双福火柴”——开山西民办工业先河。山西在明清时期,由于地理位置独特,商业曾非常发达,明清晋商称雄商界五百年。进入近代后,晋商还是固守商道。渠本翘是一名博学的京官,他认识到中国必须走工业化道路,并对老家山西更是关注。在1902年与祁县乔殿森以5000元银币接管了负债累累的官办“晋升火柴公司”,是山西第一个民办企业,后定名为“双福”火柴股份公司,并改革工艺、包装,由乔殿森任总经理。乔殿森远赴日本引进设备和技术人员,效益大增。经营二十八年后,民国十九年中原火战,晋钞贬值,最后低价售予西北公司,也就是解放后平遥火柴厂的前身,是山西近代民族工业的领头羊。
保晋公司(山西商办全省保晋矿务有限公司) 创办于1907年11月(清光绪三十三年),是渠本翘领导保矿运动胜利的标志。1937年10月,日寇占领阳泉后,被迫歇业。是山西近代开办较早规模最大的民族工业企业,对阳泉、山西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渠本翘为首任总经理,乔殿淼、赵国良等拟章程。在平定、寿阳、大同、晋城、石家庄、保定、北京等地设分公司或分销公司,统掌山西的煤炭开采和销售业务。
清政府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推行新政。其中“废科举、兴学堂、奖游学”是主要内容之一。开始创办新学堂,并于1905年成立学部,中国漫长的科举制度至此结束。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知县韩朝贡在修学宫时,在礼门与儒学门的西面兴建了书院。书院的旧址是祁县的礼学所在。明崇祯初年,知县王时英改作射圃,成为演练射箭之靶场。清康熙十二年(1637年)知县陈祖法废射圃,恢复书院并加以整修,增建厅舍三楹,正中为祁大夫祠,祠内立祁奚大夫之像,始命名为昭馀书院。1902年,渠本翘支持改设为小学堂。
渠本翘亲自主持向山西巡抚部院呈文申请拟将城内小学堂升为中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