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山脉位于粤东南,分布在梅州、汕头和惠州市,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莲花山脉中心为五华盆地,周围峰峦重迭,古树参天,竹林如海。群峰之中,著名的有莲花山、文笔峰、宏图峰等,海拔都在米以上,最高峰铜鼓峰,海拔米。紫金县南岭地区有文武王峰,文笔峰如文笔插空,高耸人云,乃紫金八景之二,武顿嶂如巨人横空,巍峨屹立,气势雄伟,当地民谣曰:“武顿嶂巨岩,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解鞍。”古往今来这里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相传南宋末年,元兵入侵,宋端宗从福建龙岩、漳州等地沿莲花山脉逃往广东惠州。1277年,惠州知府文壁(文天祥之弟)、循州(今龙川县)知府刘兴相继叛宋降元。文天祥积极组织勤王之师保宋抗元,曾沿莲花山脉一路屯兵于漳州、龙宕、龙川、紫金、陆河、海丰等地,所经之处,后人皆建亭立碑以纪念。文天祥曾进驻紫金南岭,屯兵8个月。相传文天祥率兵至高山峰下时,将近黄昏,元军仍紧追不舍。文天祥仰望高山嶂,无限感慨道“宋室大好河山,岂容鞑靼践踏!”遂取笔于峰下射鹤嘴的巨石上写下“忠孝廉节”四字,写毕,把笔弃之。
顿时,高山嶂越发陡峭险峻,宛若巨人镇守,顶天立地,元军望而生畏,急令退兵。当地人常见四字日夜闪闪发光,便称高山峰为文笔嶂。宋兵绕过文笔嶂,天色已黑,难于行军。文天祥令军士砍取山中竹子点火照明,生竹竟一点即燃,光芒四射。如今,这种竹子繁衍下来,遍生文笔嶂一带,乡人称之为“生点竹”。文天祥率军于紫金水口驻扎;驻地有一毒泉,宋兵初抵不知,误饮而死者甚众。文天祥见状,亲赴现场,但见泉水淙淙,清澈无比,遂合掌默祷,拔剑在泉边石上,刻下“甘泉胜迹”四个字,毒泉骤变甘泉。军士饮用之后,生津止渴,精神振奋。
后来百姓患病,多取此泉水煎药,疾病遂除。今“甘泉胜迹”岩石犹存。莲花山地区人民为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建了很多的寺庙碑亭,其中水口附近的大忠庙最为有名。大忠店又称文爷祠;人们四时奉巳香火不绝。据传明代举人温太和,小时曾于庙前玩水,险些沉溺,幸而文丞相显灵救之。温太和中举后,感其救命之恩,乃重资修建大忠庙,于庙中建了米多高的文天祥塑像,塑像所披垂带上书曰“孔曰成仁,孟日取义,读圣贤书,所学何事?恕之无愧”。庙中石柱石碑,多有题刻。正门两柱为温太和亲题“正气不随元日月,丹心独照宋山河’。两旁侧柱题曰:“垂带数言写我一生读书事;划石四字令人千古吊忠魂’。
清代举人钟时行,仿照北京宰相府,将大忠庙扩大装修,上建正堂,下筑演戏台;左右寝宫,门外建有下马亭,门前大石柱为钟时行亲题:“地有人传正气独存溪日水,天难嗣宋忠魂空逐岭头云”。整座庙宇,堂皇壮观,附近诸县百姓,常常前往瞻仰。文天祥励精图治,忠贞报国,不畏强暴的浩然正气,将永驻莲花山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