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因疫情关闭三个半月的卢浮宫重新开放了。作为全世界参观者最多的博物馆,早在20天前,卢浮宫已开放网上预定门票通道,今天观众可以通过透明金字塔处的入口进入参观。
站在这处由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旋转楼梯上,你最期待和谁重逢?
达?芬奇 《蒙娜丽莎》77cmx53cm 1517年
《蒙娜丽莎》位于德农馆二层中部的蒙娜丽莎厅,主要展出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的作品,其中以《蒙娜丽莎》和《迦南的婚礼》(两幅名画相向而对)最为著名,这里似乎总是卢浮宫游人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
当然是《蒙娜丽莎》!据不完全统计,每1000 万参观卢浮宫的游客中,有大约 80%是为了一睹《蒙娜丽莎》的芳容,即使需要排一条恐怖的长队,隔着三米半多的距离,就为了看一眼这幅高度仅为 0.7 米的名画,甚至这“一眼”还不足一分钟。这一观展体验虽然让大部分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蒙娜丽莎》也被评为“世界上最令人失望的景点”,但她仍然是无数人心中的女神!
《胜利女神像》
爱神维纳斯雕像《断臂维纳斯》
在卢浮宫里面,有三件价值连城的传世之宝。分别是爱神维纳斯雕像《断臂维纳斯》、《胜利女神像》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三件宝贝被称为“卢浮宫三宝”,有人称,没看过这三件作品就相当于没有去过卢浮宫。
达?芬奇“粉丝”弗朗索瓦
一个卖官买艺术品的可爱国王
提香 《弗朗索瓦一世肖像》卢浮宫馆藏
让·克卢埃 绘 弗朗索瓦一世 骑行肖像 卢浮宫馆藏
让?克卢埃 1518年绘 弗朗索瓦一世“施洗约翰”肖像 卢浮宫馆藏
16世纪,钟情于艺术品收藏的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专门雇佣了一帮人,前往文艺复兴发源地意大利收购米开朗基罗、提香等人的画作,再运回法国。此外,他还是达?芬奇的忠实“粉丝”,并邀请他到自己的城堡创作,还为其提供资助,还没有向达?芬奇订购任何画作,只是告诉他 “你可以在这里自由地梦想,思考与工作”。
拉斐尔 1518年绘 《圣家庭》 207x140厘米 卢浮宫馆藏
这幅由教皇订购作为礼物送给当时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作品,将国王一家人的形象暗藏在“圣家庭”的主题里,这是当时非常流行的创作方式,将个人形象与神圣性在画作中产生关联,深获艺术资助者的喜爱。
1519年,一生未婚没有子嗣的达?芬奇将其所有遗产遗赠给了助手沙莱,其中就包括《蒙娜丽莎》,弗朗索瓦看到后,当机立断斥巨资买下了这件作品,就这样《蒙娜丽莎》留在法国成为皇室收藏。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弗朗索瓦探望病重的达芬奇》1818年 绘40x50厘米 巴黎小皇宫馆藏
这件作品描绘的是达?芬奇在他忠实“粉丝”弗朗索瓦一世怀里死去的情景。
在位32年间,弗朗索瓦收集了大量珍贵画作和艺术品,当然钱也花费不少。虽然他的岳父和前任国王路易十二留下了大笔财富,但这还不能满足他收藏艺术的需求,为了凑钱,除了增加赋税外,他还发明了一些其他途径获得收入:变卖王冠珠宝,出卖王室领地以及官职,因为这个来钱最快。
正是这些奇葩操作让人民对弗朗索瓦一世的观感越发不满,但意外的是,在这位国王去世后,人民又深刻地怀念着他,认为国王即使有错,也错的可爱。
从弗朗西斯一世开始,卢浮宫开始从最初的防御堡垒转变为法国国王的主要居所,弗朗索瓦一世也可以说是卢浮宫收藏艺术品的起始者,从他开始,之后的历代法国国王也相继加入艺术品收藏大军,不断充实着卢浮宫的藏品。
《大画廊改造计划1789》休伯特?罗伯特1789 卢浮宫博物馆
《大画廊改造计划1796》休伯特?罗伯特 1796 卢浮宫博物馆
《大画廊》休伯特?罗伯特1801-1805 卢浮宫博物馆
亨利四世在位期间,他花了13年的功夫建造了卢浮宫最壮观的部分――长达300米的大画廊。
路易十四
踩着红色高跟鞋走在“时尚的前沿”
到了十七世纪后期(1682年),任性的太阳王路易十四决定搬离这一市中心的居所,移至郊外的凡尔赛宫,卢浮宫逐渐成为展示皇室收藏的地方。
其中阿波罗画廊一直是卢浮宫最华丽也重要的展厅之一,它最初就是为路易十四而修建的。这个展厅除了法国王室收藏的珠宝外,还有皇室首席画师夏尔?勒布伦、欧仁?德拉克洛瓦等人的杰作。
亚森特?里戈 《路易十四像》 1701年 277×194厘米 图片来源网络
提起路易十四,就不得不提法国著名宫廷肖像画家亚森特.里戈的代表作《路易十四肖像》,这件作品中,头戴假发、踩着红色高跟鞋的路易十四身姿挺拔,高大魁梧,在之后的一个多世纪中,这件作品一直被奉为帝王肖像的典范之作。
在亚森特.里戈笔下,高跟鞋+优美的腿部曲线让身高只有154厘米的路易十四看起来“高人一等”,此外,华贵的服饰及柔和的光线让已经63岁的路易十四看起来气宇轩昂,格外有气势。值得一提的是,路易十四脚上的高跟鞋最初就是由他设计的,并一直走在“时尚的前沿”。
方形大厅
弗朗索瓦·约瑟夫·海姆 《查尔斯十世向卢浮宫1824年沙龙参展艺术家颁奖》1825年
路易十四是巴洛克绘画时期,最伟大的艺术保护者。1648年,在路易十四的保护下,皇家绘画雕塑学院成立并在卢浮宫设立了总部,除了收藏与保留艺术品外,还会在卢浮宫的会客厅定期展出学院成员的作品,《查尔斯十世向卢浮宫1824年沙龙参展艺术家颁奖》这幅画记录的就是查理十世向雕塑家科特里耶颁发奖励的场面。这个场景发生在卢浮宫的方形大厅,聚集了众多当时艺术界以及文学界的知名人士。这个颁奖仪式的举行彰显了沙龙的重要性,以及国家在艺术家的艺术生涯中扮演的重要作用。
勒布伦 《亚历山大进入巴比伦/亚历山大的凯旋》 1665年,卢浮宫博物馆,巴黎
勒布伦是路易十四的首席御用画师,他为凡尔赛宫的镜厅以及卢浮宫的阿波罗画廊所做的设计装饰尤为出名。此外,他还为路易十四绘制了四幅关于亚历山大主题的绘画,描绘了亚历山大的历史: 《亚历山大进入巴比伦》,《在格兰尼克的通道》,《阿贝拉之战》以及《亚历山大和多孔状》。
勒布伦 《总理塞吉耶的肖像 》 约1655年 布面油画,295 x 351厘米 卢浮宫博物馆
这幅《总理塞吉耶的肖像》是他为法国总理皮埃尔?塞吉耶而创作的, 塞吉耶总理是勒布伦的主要保护人之一。为了表示对这位慷慨赞助人的感谢和忠诚,画家在画中把自己表现为他的仆人。
路易十五艺术代言人
“少女心爆棚”的蓬巴杜夫人
莫里斯?拉图尔 《法国路易十五肖像》 1748年 60x54cm 卢浮宫 图片来源自网络
法国巴黎卢浮宫阿波罗厅:路易十五王冠是现存唯一的法国旧王朝时期王室冠冕
1715年路易十四去世后,年仅5岁的路易十五继位,和他曾祖父一样,路易十五也对艺术收藏情有独钟,他的首席情妇蓬巴杜夫人是其在文化艺术方面的主要代言人。
莫里斯-康坦?德拉图尔 1755年 绘 《蓬巴杜夫人》177 x 130 厘米 卢浮宫博物馆藏
在这幅画像里,蓬巴杜夫人以文学艺术守护人的姿态出现,环绕在她周围的是象征着文学、音乐、天文学及雕刻艺术的各种物品,例如狄德罗及达朗贝尔编纂的《百科全书》、孟德斯鸠及伏尔泰的著作等。
作为当时的时尚偶像,蓬巴杜夫人还创办了名满法国的艺术沙龙,布歇、伏尔泰、孟德斯鸠等精英常常是她沙龙上的座上宾。由于深得路易十五的宠爱,蓬皮杜那种“少女心爆棚”的审美趣味也影响了当时的艺术风潮,在她资助的艺术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洛可可风格画家华托、布歇、弗拉戈纳尔等。
华托《舟发西苔岛》c.1717,129x194cm,现藏于卢浮宫 描绘了一对情侣离开神话中的爱情之岛返回现实中依依惜别的场景 图片来源于网络
艺术家让?安东尼?华托开创了一种“游乐画”,主要描绘上流社会的户外娱乐和消遣活动。弗朗索瓦?布歇是国王路易十五的第一御用画师,尤其是蓬巴杜夫人对其赞誉有加,并成为其保护人,大力订购和支持布歇的创作。
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门闩》
布歇的学生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深受情色文学的影响,创作了大量描绘世俗情爱的作品,比如《门闩》表现的就是情色小说《夜晚与时刻》中的情节,年轻的男子一手拦腰抱住女子,一手拉上门上的插销。
《自由引导人民》创作于1830,1831年沙龙展展出260 x 325 cm 卢浮宫博物馆
“霸道总裁”拿破仑
卢浮宫最大的赞助者
路易十六在位期间,法国爆发了大革命,1792年5月27日,国民议会宣布,卢浮宫将属于大众。1793年8月10日,卢浮宫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公共博物馆。
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了6年,直到拿破仑一世搬进了卢浮宫。
安东尼·让·格罗 拿破仑在阿尔科莱桥 1796年
1796年,27岁的拿破仑在反对奥地利与意大利的军事行动中担任统帅,开启了他天才般的政治军事生涯。在这场战争中,凭借胜利拿破仑掠夺了大量艺术战利品,并将它们运回巴黎,安置在卢浮宫中。
随后,在拿破仑的带领下,法国军队南征北战,战无不胜,并从欧洲各国宫殿、教堂、修道院掠夺了大量艺术战利品输送回法国,送入卢浮宫中。这一切大大扩充了卢浮宫馆藏,使其真正成为一个博物馆。
1803年,卢浮宫正式更名为拿破仑博物馆。这之后不久,1804年,拿破仑称帝。1815年,拿破仑滑铁卢之役战败;再之后,他被流放直至死亡,而那些通过非正常手段掠夺来的战利品,多数也被归还原属国,即便如此,仍有大量珍贵藏品遗留在卢浮宫中。可以说,拿破仑是卢浮宫最大的赞助者。
作为征服欧洲大部分地区的法国军事领袖和皇帝,拿破仑被看作是浪漫时代的英雄人物,许多艺术家对其非常崇拜,纷纷用画笔记录了拿破仑的一切。
例如格罗的《拿破仑视察贾法的黑死病人》,表现的是拿破仑在埃及远征失利后,前去探望患鼠疫的士兵们。
达雅克·路易·大卫 《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 1805-1807年 610×931厘米
在拥戴拿破仑的艺术家中,最著名的便是大卫。他的《拿破仑的加冕典礼》,描绘了1804年12月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举行盛大加冕仪式的场景。
1921年,拿破仑在大西洋圣赫勒拿岛上去世后,一个医生用石膏在拿破仑死去的脸上模印了一个面具,而这个模印直至1933年才被制作出来,被称之为拿破仑死亡面具。
拿破仑之后,许多统治者在其基础之上,对馆藏进行扩充。1981年,法国政府将整个建筑群划拨博物馆,华裔美籍设计师贝聿铭设计了位于卢浮宫中央广场上的透明金字塔建筑。1989年,大规模整修以后的卢浮宫重新对公众开放。
与大师云集的意大利相比,16世纪的西班牙并没有很多相同咖位的艺术大师,艺术仍以宗教服务为主。1577年,格列柯来到了西班牙旧都托莱多。当地失落的旧贵族们,对于因怀才不遇而失落的格列柯颇有些惺惺相惜。格列柯很快接到了来自圣多明戈·埃尔·安提瓜教堂的第一笔订单,并于同一年完成了这幅巨作--祭坛画《圣母升天》。
Jenny Saville, Virtual, 2020, Oil on canvas, 78 3/4 x 63 inches, 200 x 160 cm Jenny Saville, Courtesy Gagosian www.dcsc2016.com 膨化零食食品 2020 Benaki Museum, Athens Museo Nacional del Prado, Madrid, P00824.The Holy Trinity, 1577–79 El Greco.2020 Benaki Museum, Athens
在创作《剥去基督的外衣》时,格列柯一改传统的透视手法,向着扭曲、非理性的方向发展,在表现题材上也有很多反传统。教会责难格列柯对主题的表现不妥,要求重画 ,而格列柯不同意,也不满于教会对他作品的评价。这件诉讼案持续多年,成为当时的名案,最后判决画作不必修改,但埃尔·格列柯只能获得三分之一的酬劳。尽管如此,埃尔·格列柯并不吃亏,因为他把这幅画依样画了十七次,卖给其他的人和教堂,获得厚利。这幅作品成为了他的代表作之一。
《剥去基督的外衣》 1577年
对于富有的托莱多人来说,埃尔-格列柯就是他们想要的艺术家,就像去买路易威登或者古琦产品一样,也许是因为他在一定程度上给支付他作画的人一种神秘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