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麓山寺
麓山寺又名慧光寺、万寿禅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山腰,是佛教入湘最早的遗迹,现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湖南省佛教协会驻地。入麓山寺大门后可见放生池,前进为弥勒殿,佛台上供弥勒佛像。弥勒殿左有钟楼,右为鼓楼。中进为大雄宝殿,即正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顶,殿内佛台供奉释迦牟尼佛三身佛像,庄重至极,殿左是五观堂和客堂,殿右是讲经堂。
2、雁峰禅寺
雁峰寺的衡山回雁峰上。回雁峰乃南岳七十二峰之首峰,唐天宝元年(742年)重建,宋、元、明、清历代皆有修葺。原有殿宇三重,房舍不下百余间。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侵略军焚毁,仅存前殿和后。1949年后,政府曾派专人多次整修,广植树木花圃,并建以各种亭榭多处,使该寺成为一处重要的游览胜地和香客祭拜修行之所,并被国家确定为湖南省一级文物保护单位。
3、天门山寺
天门山寺,始建于明朝,是湘西地区的佛教中心,自建寺以来信士众多,香火鼎盛。寺外古木参天,不远处有七级浮屠,堪称古雅清幽。自民国之后,天门山旧寺日见衰颓,现仍有遗址可寻。由大雄宝殿、观音阁、藏经阁、法堂等建筑组成。其中,观音阁造型尤为奇巧,楼层设置明二暗三,其构造之复杂,堪与国内各古典名楼相娉美。寺庙坐落山窝,视野开阔,极目东南,众山皆小,确有一山独尊的气概。
4、开福寺(湖南省长沙市)
开福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之城北新河,临湘江,主体建筑南北朝向,为佛教禅宗临济宗杨岐派寺院。开福寺始建于五代时期,后历经宋、元、明、清各朝。占地面积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有佛殿三进,即三圣殿(弥勒殿)、大佛殿(大雄宝殿)和毗卢殿。东厢有客堂、斋堂、库房、方丈居室,西厢为说法堂、禅堂等。寺内有清康熙、光绪年间石碑各一道。开福寺是中国佛教重点开放寺院之一。
5、崇胜禅寺
石霜寺,又名唐石霜崇胜禅寺,位于浏阳市金刚镇石霜村,立寺地名曰石庄,因此处山名“霜华”,山下小溪水流激荡,拍石后喷雾如霜,故寺名曰“石霜”。石霜寺始建于唐朝乾符年间,由唐倧宗李缳下诏修建,宰相裴休奉旨监建,御赐为“唐代国寺,仰食皇恩”,敕封“崇胜禅林”。石霜寺属佛教祖庭,历来是中国佛教禅宗道场,在佛教禅宗史上地位显赫,龙象辈出。
6、洗心禅寺
洗心禅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黄金街道西北8公里处。洗心禅寺依山而建,始创于1620年,创建人为法藏禅师。由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等组成。布局以中轴线为基准,分左右两厢排列。中轴线上依次是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和法堂;左厢为虚怀楼、西归堂、鼓楼、禅堂和方丈楼。
7、洪山寺(湖南省长沙市)
洪山寺建于唐朝宝历二年(公元826年),位于长沙城北捞刀河畔,原名麓峰寺,清康熙年间重修,历经沧桑,几度兴废,后改名为洪山寺。洪山禅寺分上下两院,位于宝珠峰顶的上院史称“幽济寺”、“灵济寺”、“灵峰寺”、“楚天望刹”;位于山麓南面的下院史称“保寿禅院”、“万寿禅院”或“万寿寺”。洪山禅寺是它们的俗名,也是后人对上下两院的统称。
8、龙山寺(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区)
湖南株洲龙山寺位于株洲市荷塘区文化路边,是株洲市区仅存的古老寺院。龙山寺,庄严雄伟,香火兴盛,是株洲市的重点宗教活动场所和市内外信教群众朝圣礼拜的中心。龙山寺佛教文化园是2009年5月4日正式命名的,园内有观音殿、大雄宝殿、禅悦亭、念佛堂等多处景观。古色古香的山门、美轮美奂的庭院、庄严肃穆惟妙惟肖的佛像、栩栩如生的石龙雕刻。
9、白衣观
位于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播阳乡,清乾隆二十四年( 1759 )由侗族道士募建,供奉太上老君和侗族崇拜的诸神。楼阁共五层高约 18 米,纯木结构,平面呈八方形,边长 5.7 米。原各层都置有神龛,惜现已不存,不过还可以绕旋梯至上层,举目远眺,俯视脚下,景物尽收眼底。原各层都置有神龛,惜现已不存,不过还可以绕旋梯至上层,举目远眺,俯视脚下,景物尽收眼底。原各层都置有神龛,惜现已不存。
10、南台寺(湖南省衡阳市)
南台寺四周绿荫蔽日,古木森茂,寺前有一片落叶杉林,名叫水杉林。树高达二十余米,直插云天,羽状针叶,树影婆娑。南台寺有一条小路通南岳古镇。中经一个大石坡,石坡间有石磴数百余级。在岩石上,好像天梯架于岩壁上,故名天生磴。梯下悬崖峭壁,有挂着铁链的石栏杆,山坡旁边有一石,名叫金牛石,相传上面印有金牛足迹。
顺便也说一下湖南有名的道观吧,
紫云宫(湖南省长沙市)
长沙县紫云宫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高桥镇维汉村,道教全真道场,现任住持为向寅道长,距湖南省会长沙城区60公里。占地约5.5亩,建筑面积1000㎡,庙内设置了神坛、文化广场、戏楼等。此道观完全免门票。
紫云宫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高桥镇维汉村,具体修建年代,已无可考。已知最近的重新修缮年代,始于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九年庚戌年(公元1550年)。嘉靖帝统治中期,由于国家和平昌盛,明承君意,一片详和,为感谢上天眷顾,大肆兴建道场, 重用方士、尊崇道教,好长生不老之术,1539年,明世宗朱厚熜下诏封陶仲文为“神霄保国弘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领道教事,1550年,陶仲文以祷雨及平狱功,封“恭诚伯”,每年俸禄二千石。陶仲文的一名李姓弟子受师傅之命在长沙县高桥镇恢复并重建一座道观种药炼丹,建成后得到嘉靖帝御赐“紫云宫”三字。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高桥镇维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