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可能想到的技艺或者产物都是非常高级珍贵的。你永远想象不到古人智慧的上限在哪里。古代摩天轮居然也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是感到闻所未闻?
2月15日,河南登封。网友在网上发布了一段视频:在乡村体育活动中心里,有几位十七八岁的少年少女正坐在乡村自制的摩天轮上游玩,表情里洋溢着自豪和幸福。其构造也令人啧啧称奇。
其实这个乡村自己的摩天轮,其实就是以秋千为基础,在单个秋千上加上横梁以及大臂,做成最基本的骨架。再在上面挂上好几个小秋千。当人坐上去的时候,这个可活动的主滑轮就会转动,从而带动整体转动。整个过程非常巧妙。少男少女坐上去就像在游乐园里坐的摩天轮一样,就是少了摩天轮的外壳。矮是矮了些,但是体验总是有的。
据了解,这种乡村自制的土“秋千摩天轮”,还有8个人坐的和16个人坐的。其中16挂在阮族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珍贵程度可见一斑。在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这种娱乐方式也一直被阮族作为传统保留下来,至此,今天我们才能看到这样奇妙的摩天轮。这次不由得感叹中华民族的智慧体现在方方面面。
对此有网友评论道:
1.这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太拉风了。记得小时候我只做过单挂秋千。别的小朋友都看着我玩。秋千挂在我家那颗大大的苹果树上,自豪感油然而生。可是跟人家这个一比才发现原先玩的那个实在是太low了。如果时间能够重来,或者让我能够早知道还有这种玩法。考虑让大家集资建一个,让我们的童年充满欢乐。
2.我一直以为摩天轮是外国人发明的东西,没想到原来古人才是游乐园的始祖。下次一定要带孩子去玩儿一玩。
老姜想说:
这种自治乡村秋千摩天轮,好玩是好玩,但是玩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安全。看上去这种摩天轮好像没有什么保护措施。在小孩子上去玩的时候,一定要有大人在底下看着,防止因为操作不当而发生意外。开开心心过年玩乐的时候一定不要大意。
16挂也是阮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族人在游乐的过程中也不要忘记了解它的制作方法,毕竟这是也是一种特殊的传承。如果传承消失了,用以现代的技术再造出来这种摩天轮,就没有原先的体验了!
大家小时候有没有做过秋千呢?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本文转载自:老姜说世界
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