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中国江南的封面,“水”和“丝”贯穿了南浔古镇的前世今生

旅游 朱桀的行走笔记 2021-02-17 15:22

原标题:被誉为中国江南的封面,“水”和“丝”贯穿了南浔古镇的前世今生

“游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浔走一走。”这一句话倒是一句写实。南浔被誉为中国江南的封面,南浔古镇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镇内名胜古迹众多,与自然风光和谐统一,既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灵气,洋溢着江南水乡诗画一般的神韵,也是诗意盎然的生态之城。

南浔古镇位于湖州市南浔区,太湖之滨,地处江浙两省交界处。距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明清时期,已经是江南蚕丝名镇,因为经济发达,更是迅速成为人文资源丰富、中西建筑合璧的江南古镇。南浔是个大镇,历史上曾是重要的丝市,外商云集,人口众多,特别是清末民国初年,镇市的繁盛和富丽奢华可与苏州,杭州相匹敌。早在南宋时期,南浔便已富庶名满天下,清朝海运开放之后,南浔丝绸更是走出国门,一根根小小的银丝连接了万千世界,开启了近代小镇的辉煌。南浔是桑蚕之乡,所产辑里湖丝是丝中极品,从唐宋时期至民国时期,南浔都是全国丝绸最好、生产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地方,同时也是整个江浙地区生产丝绸最为集中的地方。

发达的水运为生丝的交易提供了快捷便利的条件,南浔也一度成为了国内生丝市场的老大。而南浔又归湖州管辖,湖州丝绸的名气也就是这样一天天大起来的。南浔人重视丝绸业行业的规范与合作,创立了湖丝协会,第一个湖丝协会就是辑里湖丝馆了。辑里湖丝馆是历史与文化和谐发展之经典的重现。辑里湖丝馆由旧时南浔商会改建而成,主要展示南浔人自以为傲的辑里湖丝文化。馆中陈列了各种关于丝的模型,其中有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得的金奖、钱山漾遗址的老照片、老式丝车等等。

它见证了南浔丝商起于微末,通过运河贩丝沪上,占据了上海生丝出口外贸的半壁江山,也见证了辑里湖丝作为代表中国参展的唯一产品摘得伦敦首届世博会金银奖牌各一枚,从而获得了闻名海内外的美誉,这座因丝而建的会馆也处处体现了中西文化交融互补的特点。辑里湖丝馆又叫湖州商会,创立于民国时期的1926年,其核心负责人由南浔四大家族首富来担当常务理事会。

南浔的丝绸不仅在国内畅销而且还远销海外地区,丝绸还成就了富甲一方的儒商,甚至出现了一大批富可敌国的商人。南浔近代有被称为“四象八牛七十条金黄狗”的近百余家丝商巨富,都因此致富。辑里湖丝的特点为轻如朝雾,薄如蝉翼,非常珍贵。湖丝的质量历来都是被皇家帝王所喜爱,一直都选用湖丝产品作为宫廷服饰材料,清政府甚至规定龙袍及内宫衣饰均必须以辑里丝为原料。张爱玲曾说:“衣服是一种语言。”以辑里湖丝织成的旗袍不仅有着东方文化中端庄大气的风格,而且蕴含着女性矜持、高贵的气质。

今日的南浔,早已不是贩卖丝绸的商会之地,“水”和“丝”贯穿了南浔的前世今生。南浔作家曾用66个“水晶晶”来赞美南浔。如今贩丝船的摇橹声已经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艘艘水上游船,载着一船船怀着江南旧梦的游客,追忆着昔日的繁华烟火。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