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人们去过还是没去过东北,只要一接触东北朋友,三句话不过就会扯到东北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立马就会感受到东北的神奇,东北的遥远,东北的博大与强悍.
隐没于山间密林,摇曳不定的五叶掌形草,深扎在山土之中的人参,强筋壮骨一参难求,演绎着许多翻山越岭寻参人的离奇故事.
编辑
编辑而更加奇特的是,作为哺乳动物又称“貂鼠”,学名为貂的貂鼠们大部要居住在树上,而东北大地或冰封万里或沼泽丛中,确离奇的生存着类似水獭一样,在水中生活被称之为“水貂”的貂,它具有着超凡的名贵与价值,由此而生的貂皮“风吹皮毛暖,落雪雪自消,雨落毛不湿”的特点,“软黄金”的桂冠让貂皮成为了华丽高贵的代名词.
唯有那其貌不扬,随处可见,在广袤的东北大地生生不息的乌拉草,以其冬季御寒温暖人心而流传世代,深得东北广大百姓的由衷喜爱.
坊间所称的乌拉草广义之下泛指包括塔头草、羊胡子草、毛子草、猪鬃草等不下八九种之多,其共同特点就是茎叶细长,纤维柔韧,凡能冬季御寒保暖,皆可称之为乌拉草。
早在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由当时的旅行家、 书法家杨宾撰写的一部全面叙写东北地理学专著《柳边纪略》卷三中所叙“护腊,革履也,絮毛子草于中,可御寒。毛子草细若线,三棱微有刺,生澱子中。拔之触手,以木椎数十下,则软于绵矣。一名护腊草。”
另一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魏源(1794~1857年),在其所著《圣武记》卷一写道:“有乌腊草,近水而生,长细温软,若履行冰雪中,足不知寒。”
两位先贤所述的护腊草、乌腊草等,近音也好不同音也罢,其实讲的都是大名鼎鼎暖足护脚的东北乌拉草。
记得在黑龙江北大荒时一到冬季,知青兵团战士们的野外训练以及生产活动格外的多:站岗放哨野营拉练兴修水利打石头,整天都在冰天雪地里忙活. 这时候不管是谁,只要干活只要动弹,身体就会暖和甚至出汗. 可是,只要是稍稍缓停下来不久,寒冷立即就会袭遍全身,尤其是那双不起眼的脚,好像一切的寒冷就是从它这儿开始,无论脚上穿着什么样的鞋,套着什么样的袜子,包着什么样的布,都抵挡不住冰寒的无情穿透. 那一颗颗的脚趾头相互之间也根本依拢不住,犹如一颗颗僵硬无比的冰豆, 孤立无援而冰冷如针似的痛苦之极.
这种窘态引起了老同志们的注意,除了告诉知青们每天晚上必须将鞋子烘烤干燥以备第二天保暖穿用,还拿来了自家割晒捶打揉搓好了叫做乌拉草的北大荒草甸子里的暖草,教大家伙将乌拉草絮在干燥的棉鞋里,增加保暖护脚的力度.
果不其然,在随后的野外训练或者劳作时,絮用乌拉草保暖的棉鞋似乎让大家伙的脚丫子暖和了许多,舒适了许多,知青战士们冬天担心冻脚的紧张情绪也缓解了许多.
现在回想起来,在东北那么高寒冰冷的气候里,几十万的城市知青很少有冻坏脚的,甚至也很少有上冻疮的.这样的事情不能说不稀奇,除了兵团系统生活管理比较到位之外,那保暖护脚神奇的乌拉草应该也是很重要的缘由所在.
听老同志们讲,东北的乌拉草也叫靰鞡草.其中的靰鞡二字是满语音译词,指的是可以御寒的皮制防寒鞋.靰鞡鞋多用厚厚的牛皮,马皮或者猪皮手工缝制.鞋匠把皮料的边缘向内翻卷,鞋头部位压出十多道褶子,与缝好的后跟连在一起,就形成了鞋头、鞋帮与鞋底纳在一起的鞋子, 再将一块牛舌头形状的 皮子缝在鞋头上,用以护住脚背,这个部位就叫做“鞋舌头”或者称为“靰鞡脸儿”,一只像模像样防透风,防粘雪,防潮湿的靰鞡鞋基本上就做成了。
我们看到实用中的靰鞡鞋一般都很宽大,穿鞋人将脚裹上脚布,或者穿上厚布袜子,再为了保暖御寒,里面就要絮进厚厚的一层乌拉草。由此可见,靰鞡鞋从诞生时起就与乌拉草紧密联系在一起了,乌拉草或靰鞡草,靰鞡鞋渐渐地成为了东北极寒天气的暖脚佳品。
就此,在植物学范畴属莎草科薹草属植物---乌拉草,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长白山脉,生长于沼泽地带, 体态根状秆细短紧密丛生, 春绿秋褐延延不息,大多形成塔头墩状,给人一种古老而不老的苍劲生态.它与人参、貂皮一起成为了世代传扬的东北三宝。
时至今日,东北人民顺应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的绿色环保需求, 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出了乌拉草的新用途新产品,令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