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瑶山之变

旅游 搜狐城市-黔南 2021-02-05 14:06

原标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瑶山之变

瑶山瑶族乡地处黔贵交界,因贫而名,和麻山、月亮山合成贵州“三山”,位于荔波县西南部,是典型的深山区、石山区,土地贫瘠,水源匮乏,世代生活在这里的瑶族群众过去以狩猎为生,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上世纪70年代末,一个劳动日,瑶族群众只能收入二角二分钱,那个时候吃了上顿愁下顿。

如今,再看瑶山,村子变成景区,村民变成“演员”,游客的络绎不绝间,串起了瑶山的发展,古朴娴静的瑶山古寨,绣着花的女人们,打陀螺的男人们,休闲之间,便有了经济收入。

篝火晚会

回乡就业的年轻人

谢少花是瑶山众多返乡就业年轻人中的一个。作为景区的讲解员,20多岁的谢少花格外喜欢节假日的瑶山,虽然一整天都很忙,但是她却格外充实。

几年前,18岁的谢少花前往江苏打工,但都因为文化不高,只得辗转于各个工厂之间。“离家远,也想家,但是回家总是没有钱挣。”谢少花说,对于那时候的她来说,外出打工是唯一的出路。

2005年,荔波县正式启动乡村旅游,借着这起东风,瑶山也开始了旅游之变。2013年,随着瑶山旅游的迅速发展,来到瑶山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旅游产业风生水起。

景区刺绣的妇女

也是在这一年,谢少花告别了大城市,回乡加入表演队,成为了一名演员。“平时的时候就是排练节目,到周末的晚上就表演给游客看。”谢少花说,刚刚加入表演队的那几年,她的工资是2000一个月,比起在工厂里上班,差不了多少。

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瑶山的基础设施也逐渐完善。在此期间,谢少花的职位和收入,也发生了变化。“现在我是景区的解说员和主持人,白天给游客介绍景区,晚上就主持篝火晚会。”谢少花说,如今她的工资,已经涨到了每个月2500元。

男子陀螺表演

谢少花的丈夫,参加了景区的陀螺队表演,每逢演出,就有100元的收入,家里的孩子在附近的幼儿园上学,对于如今的生活,她格外满意。“我也不想再去打工了,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跑远远的做什么。我们这里,好多在外面打工的人都回来了,成了景区的演员。”

旅游致富的村民

51岁的陆志方,在2017年脱贫了。在此之前,他们家里的收入仅靠种植的三分地,这三分地还是从之前居住在拉片村的一位布依族村民的手中租来的。

女子陀螺表演

几十年前,陆志方一家从瑶山深处搬到拉片村,屋子从茅草房换成了木瓦房。“我记得,我20岁的时候要取媳妇,家里仅有一头猪,就准备卖了,但是山路不好走,猪也不好卖。”陆志方说,为了补贴家用,他常常到各处去打工,但也挣不到几个钱。

随着脱贫攻坚的开展,这几年,陆志方家的生活渐渐变好了。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陆志方当上了护林员,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入,此外,他还加入了瑶山古寨景区,成为一名演员,每逢活动,就有一笔额外收入。

画蜡染的老人

“我们家房子已经不是木瓦房了,重新修了,变成了砖房。”陆志方说,现在的瑶山,大大变了样,道路好了,环境美了,老百姓的荷包也鼓起了。

在瑶山拉片村,有着许多和谢少花、陆志方一样,因旅游脱贫致富的人,有的做起绣娘、有的开起民族服装租借摊、有的办起“农家乐”,在旅游的带动下,瑶山早已不是昔日那贫困代名词。

拉片村脱贫攻坚队队长何正光说:“我们瑶山古寨景区,目前是可以解决200人到300人的就业;两三年以后,可以就业的人员就可以达到500-600人,这样的话我们群众就业有保证以后,群众的收入也就稳定了。”

编织的旅游产品

旅游之风助力脱贫

瑶山古寨的篝火晚会,是万人空巷的场面。晚上7点,瑶山人会精心准备一场美味无比的“瑶王宴”,现场座无虚席。开吃不久,瑶山的篝火晚会就开始了。

村民们化身成为演员,将瑶山的文化历史,发展之路,以表演的形式娓娓道来。纺纱的妇女,打猎的男子,还有悠扬的歌声,串起了一场美轮美奂的“瑶山魂”。

2020年11月21日,“大瑶山与世界对话——2020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经验交流峰会”在荔波县举行,在这场跨“两省两地两山”的峰会上,颁发了荔波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中国瑶族文化传承研究中心荔波县研究基地两块牌匾。

丰盛的瑶王宴

2020年5月,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评定荔波瑶山古寨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近年来,瑶山瞅准全域旅游的发展契机,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念好“山”字经。瑶山乡拉片村移民安置点靠近世界自然遗产地荔波小七孔,当地发挥区位优势,同时依托白裤瑶族的民族文化特色,正在加紧打造民族文化风情旅游景区。

瑶山的旅游,是荔波县发展全域旅游的一个缩影。2019年,荔波县接待游客219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5亿元,旅游发展辐射带动全县5.68万群众增收受益。通过“文化+旅游+扶贫”新模式,以“五变”为抓手,推动瑶山村寨破茧成蝶,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较好的研究样本。

络绎不绝的游客

采访手记:全域旅游的荔波路子

如今的瑶山,是不一样的乡间田园,从瑶山的发展可以看到,荔波在打造全域旅游方面的努力。

翻开荔波旅游的“档案”,可以清晰的了解当地旅游发展的脉络。

2007年,荔波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入列“世界自然遗产地”;第二年,荔波旅游接待人数翻了一倍多;2014年底,贵广高铁建成投入运营;次年,荔波接待游客增长57.07%;2015年3月,荔波县委县政府提出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内,荔波用“五个维度、四个支撑、五个结合”诠释了“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内涵,并迎来了全民共同参与的旅游发展高潮。2016年,荔波入选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20年12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二批共97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中,荔波县榜上有名。这意味着,荔波县成功创建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如今,全域旅游已经在荔波遍地开花,形成1个5A级、1个4A级、8个3A级景区联动发展的全域旅游大格局。

除了打造传统景区外,继而打造推出冰雪水世界主题乐园和“网红街”“旅游集市”“夜间经济”等人气项目,推动山水风光游、红色经典游、民族文化游、乡村民宿游、亲水滑雪游、康养探险游、网红打卡游等多业态齐头并进。

数据显示,2019年,荔波县接待游客量、旅游总收入分别突破2100万人次、180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超过30%,旅游产业持续“井喷式”增长引领经济社会大发展、群众收入大提升,带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年均9%以上高速增长。

来源:云黔南网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