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羊楼洞,这个风景优美的古镇。早起的人们在互道早安,茶厂的机器响起代表着这一天工作的开始。一片片的青砖茶在机器压制下,成批产出,流水线的工人熟练的把茶放置在烘干架上烘干。
手持一片青砖茶,时空扭转,时间逆流,重返“帽盒茶”时期。这是青砖茶最初的样子。
人们手脚麻利把茶叶拣筛干净,上蒸笼蒸软,后经人工脚踩成椭圆形的茶块。这是明代永乐年间,羊楼洞制茶场景。因为茶的形状形似旧时的帽盒被人们称为:帽盒茶。这是青砖茶的前身。每盒茶重量正料7斤11两至8斤不等,每3盒一串。经营这种茶的山西人,叫盒茶帮。
帽盒茶成批的运出羊楼洞,运往遥远的藏区,赚取了大量的白银。由于有山西商人的加入,羊楼洞的茶业日渐繁盛。清代,第一块青砖茶就在羊楼洞茶庄老板雷万中手中诞生。
同治年间修订的《崇阳县志》记载:“今四山俱种(茶),山民借以为业。往年山西商人购于蒲圻羊楼洞,延及邑西沙坪,其制采粗叶,入锅火炒,置布袋中,揉成,再粗者,入甑蒸软,取稍细叶洒面,压做砖。竹藏贮之。贩往西北口外,名黑茶。道光季年,岁商麇集,采细叶曝日中,揉之不用火。阴雨则以炭焙干。”
简单来说,在清代帽盒茶制作经过改良,变得更加科学了。从用脚踩,演变成利用杠杆原谅把茶压成砖。从此帽盒茶有了新名:洞砖。从那以后,每年几十万担的茶砖,就由那些当地或来自江西的精壮农民,用吱呀作响的独轮车,日夜不停地运往三十里外的新店,再运往汉口,运往包头和张家口,直至遥远的俄罗斯。
19世纪60年代,俄商来到羊楼洞,他们决定在羊楼洞办厂制茶。俄商把蒸汽机带到了羊楼洞,利用蒸汽机来压制茶砖,大大的提高了茶砖的产量。羊楼洞正式迈进工业制茶,这也是国内第一家工业制茶的茶厂。
这一改良,茶产量得到了提高,俄商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为了赚取更多的白银,俄商在20世纪初拖来了报废的火车头。经过改良,报废火车头变成了大型制茶机器,利用蒸汽锅炉蒸茶以及烘干茶叶,动力压轴原理改做压机,用来压制成茶砖。青砖茶的制作到这里已经基本定型了。
轻轻放下这片青砖茶,再度回到现实。全现代化的制茶工厂:选料--加湿--聚堆--发酵--自然干燥--陈化--复制--拼配---汽蒸--高压压制--烘干--包装。
这是羊楼洞,一切还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