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转星移千百载,先祖遗留的家训族规,流传至今,你还记得多少呢?
在底蕴深厚的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云龙村,他们的历史记忆一直流淌在自己的血脉里,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今日的品读乡村吧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云龙村位于云龙镇镇区,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水域面积达4000多亩,河网密布,全市两大人工河甬新河、沿山干河穿镇而过,长山江、前塘河、横河、万岱山江等河流总长度超过80公里,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水乡”。
既然是水乡,为何叫云龙村?
云龙村地处鄞州区东南的最低处,横溪水、钱湖水都在这里汇聚,为了调节水流,早在清代,这里就已经修起了一座碶门,到了民国14年(1925年),碶门又被重新修建。
每年雨季前夕,云龙碶开闸放水,巨大的水流汇聚碰撞,远远望去,云雾缭绕,水流湍急,呼啸而来的流水发出咆哮般的巨响,村民们就把这种响声想象为“龙吟”。因此这座碶门就得名为“云龙”,意为“云中飞龙”,村庄便也得名“云龙”。
有水有龙,划龙舟当然必不可少!云龙镇曾在2014年荣获“中国龙舟文化之乡”的称号,这里的龙舟文化,可谓是地地道道的本土味,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水乡 竞渡云龙
龙舟竞渡,始于吴越,鄞州是越地之一,古越人以舟楫为家,先民戏水、崇拜水、敬仰水,一生与水关系密切。然而竞渡之习,早在屈原之前就盛行于吴、越两地。
古代南方水网纵横,人们常在劳作的同时,亦相约划船竞速,寓娱乐于劳动、生产及闲暇中,这是远古时期竞渡的雏形。云龙出土的“羽人竞渡纹铜钺”,无疑是当时宁波水上交通活跃的一个鲜明标记。
如今,龙舟文化浸润着每个云龙人,成为云龙建设“中国水乡 竞渡云龙”的动力源泉。在持续做好龙舟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基础上,云龙镇大力推动“特色龙舟”向“品牌龙舟”升级,自2009年至今,连续11年举办龙舟赛事,龙舟队伍不断增多,龙舟队员逐年递增,群众对龙舟赛事的认可度参与度更是年年提升。
同时,云龙村内还建有龙舟博物馆,馆内记载着云龙龙舟竞渡文化的起源,继承脉络,以及文化成果等。如果想要更深入了解云龙村的龙舟文化,就来云龙村龙舟博物馆吧。
北宋国相宗祠
北宋国相宗祠,是当地人为了追祭远祖张知白所建的。
张知白,张氏家族第一世祖,河北沧州人,在宋太宗时考入进士,后成为宋仁宗时期的宰相。经过几代人的变迁,一个北方的官宦家族完成了历史性的转身,从北方迁移到江南,从高官贵族转变成农村的平常百姓,后在云龙定居,并在此历经了宋、元、明、清、民国等数个朝代,传承至今已有近四十代人。
一个千年前开荒拓植的家庭,终于成为今天人口数量众多的云龙张氏家族。目前云龙村仍有90%的村民都姓张。
云龙学校
云龙学校始建于民国一年(1922年),为云龙村人士张延钟所造,现已退出使命,为鄞州区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20年6月9日启动民间捐赠修缮仪式,对该校全方位开展维修,恢复百年原貌。
该幢建筑是典型的民国风四合院式,结构精致、用料考究,且保存状况较好,是鄞州区域内近现代优秀建筑的代表作,亦是对当地人民进行爱国、爱乡教育的实物教材。小伙伴们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喔,有时间来打卡拍照也是蛮不错的呢~
制作:微村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