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山
积兴里
Date: 2021 / 2 / 4
▲图片来源于网络
“枯藤老树昏鸦”,元曲作家马致远用简单几个字,营造出一种别具一格的美,表面略带沧桑,底下却涌动着深沉的生命之美。仓山积兴里,就是这种美,一种让人独自反复咀嚼的美。
年终岁尾,残阳淡淡,最适合踏上这条小径,走进时光深处,寻味城市过往。
漫步小巷深处,且听风吟
冬日的积兴里,普通且平凡着,真实且诚挚着。
在老仓山众多街道中,积兴里稍显沉寂。不像复园路、公园路那般充满话题,也不像马厂街、康山里那样传奇繁多,积兴里如一位久经风霜的老者,静静坐在流淌的时光里,任由岁月在脸上刻下皱纹,将过往风云变幻的历史默默深藏于心。
关于积兴里路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取“积德兴旺”之意,另一种说法则是源于荀子《劝学篇》:“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从南向北的百米长路,依势而曲、起伏不平,宛若一支旧曲,蜿蜒无尽。虽无法和声名日隆的马厂街相比,但它少了一份喧嚣,多了份闲适,如一位久藏深闺的旧式女子,散发着低调温婉的气质。
清幽的积兴里,让人不禁放慢步伐。沿着缓缓曲折的坡道游走,两边多是具有南洋风格的红砖洋楼,或破败不堪,亦或老中带新,时间的痕迹历历在目。一墙青苔,几茎小草,在各个角落怒放的三角梅,又让它散发着倔强的生命力。
探访历史建筑,寻味时光
辗转游走在宅厝之间的弄巷里,感受时间在这儿慢下来。每座房子,都有岁月风霜的痕迹和说不尽道不完的光阴故事。
积兴里1-6号原名龙楼别墅,是南洋式风格的二层砖木结构,最早由福清籍印尼归侨薛氏家族兴建,现仍有薛氏家族后裔居住。大门是开放式,随时可以进入,青石板路面的夹缝中,杂草顽强地生长着,破败与新生,就在这寸土地间奇妙地共生。
两层楼的别墅上,依旧可见建筑四坡顶围城垛式女儿墙,二楼百叶窗也依旧保持当年的模样。长居于此的人们,让这栋老建筑依然散发着烟火气,多了一份亲切感。
几步之遥,就是积兴里7-8号。此处原名星庐,是一幢二层砖木结构的西洋式建筑,主人为印尼归侨黄氏。尽管相邻,但星庐与龙楼别墅造型各异,星庐顶部是整片雉堞式女儿墙。百米间,风格万千,老仓山洋房的魅力就在于此。
再往前走,带着神秘色彩的积兴里9号,在斑驳的树影下静默着。这栋老建筑还保存着完好的门楼,山花和望柱都颇具特色。根据福州老建筑网资料,这里疑为 国民党“华南绥靖军”司令翁尚功旧居“乐群山馆”,并因其主人翁尚功而多了一分传奇色彩。
岔路口的最后一间是整庐,为积兴里最早的西式洋楼。高大厚实的红砖墙尚且完好,但门牌上的字迹已被岁月剥离。整庐大门的门头极具特色,是英国国徽的变形,用红砖砌成简化的狮子、皇冠和独角兽图案,在仓山地区为现今仅存的孤例,为那段历史留下珍贵的印记。
时光流转如白驹过隙,昔日繁华旧梦已远远而去,这些布满沧桑的历史建筑群,见证了烟台山的百年兴衰荣辱。徜徉于这条意趣盎然的街巷,探寻老洋楼踪影,回眸脚下这片土地的历史烟云,聆听时光深处的回音,不失为岁尾一大趣事。
•End•
责任编辑 | 椰子
校对丨离·浮
图片来源 | 仓山旅游、福州老建筑百科、
网友原创摄影作品、网络等
如侵删请后台联系我们删除
该文谨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
本条内容归福州小鱼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福州故事 小鱼知道!!
戳原文,更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