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评丨给象鼻山“戴口罩”,疫情防控岂能如此失控?
近日,江西鹰潭龙虎山景区搞了个大事——给当地著名景观象鼻山戴上了“口罩”,为此还申报了“最大布口罩”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据《鹰潭日报》2月1日消息,龙虎山景区的这项活动还有多重含义,既为了“打响象鼻山游览区知名度,夯实龙虎山全域旅游品牌影响力”,也为了“倡导疫情防控从自身做起,带好口罩安全出游”。(2月3日《环球时报》)
不反对景区造势吸引人气,但给象鼻山“戴口罩”之举,多少有点不是滋味。这波操作难怪让一些网友觉得“没必要”,甚至吐槽龙虎山景区可能是防疫工作“太闲了”。
疫情防控之下提倡戴口罩无可厚非,但给象鼻山“戴口罩”又是什么操作?所谓“最大的布口罩”本就是一个“伪命题”,口罩之所以称之为口罩,正是因为戴在人嘴上,所以便有网友直言,那些没有戴在人嘴上的所谓“口罩”,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白布罢了,这不是自欺欺人吗?防疫宣传是假,借此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或许才是真。
这里面涉及三个核心问题:一是资源浪费,口罩纱布属于紧缺物资,应该物尽其用,而不是弄到山上风吹日晒很快破损。据说这是政府加景区联推活动,这样浪费资源行为,多少影响节约型政府形象,即便纯粹是景区买单,但这个单也买得不值。二是疫情防控景区不是法外之地,加强疫情宣传何必要冲着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而去?这不是假借疫情防控而欺世盗名吗?三是景区疫情防控必须严格控制入区人数,比宣传戴口罩更重要的是你们的防控措施是否到位,不应急于提升景区影响力而疏忽了人员疏散等关键环节,给象鼻山“戴口罩”的活动搞得声势浩大,如何经过审批的?
疫情之下,景区的大门当然应该根据当地疫情防控总体调度而开关,其参观人数、批次也应有起码的应急预案。而相关宣传戴口罩大可不必“环顾左右而言它”,与其将那么多的纱布戴到山上公然挥霍,不如送给口罩厂家生产出更多合格口罩,低价或无偿送给游客,这才是最生动有效的宣传。
或许出于提升旅游知名度考量需要付出的成本,但打着疫情防控的招牌,是否又经过疫情防控指挥部门的许可?若是使用公共财政和公共资源,又是否有合规的申报许可流程?
给象鼻山“戴口罩”,疫情宣传过了火,疫情防控失了控,更像是一场任性游戏,透视出当地一种乱象。尤其对于类似虚张声势的造势宣传,应该有一种制度约束,不能随性表演,随意浪费,到头来落得大众吐槽不断,反而觉得是提升了自己的知名度。看来,比较口罩资源被浪费,这种失控的炒作及其不受约束、不被追责,才是更为重要的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作者:周稀银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