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街”南京路,从1840年上海开埠至今,从一条小马路到拥有繁华景致、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特色商业街,开创了属于上海的一个崭新局面。虽然南京路步行街被人关注的都是百货商场、老字号餐厅等商业网点,很少有人会深入挖掘这条马路的历史。比如很多人不知道,在人来人往的南京路上,曾经诞生了中国第一家女子银行。
如今去南京东路,经过470-480号时,应该能看到工商银行的沿街铺面和保安坊的大门;建筑的外观仍有着鲜明的民国时期艺术装饰风格,而内部的银行办事大厅,已经找不到一丁点旧时的影子。其中480号的二楼,就是当时女子银行的旧址。一旁的墙上,挂着“黄浦区文物保护点”的牌子,诉说着这里以前非同一般的历史。
这是中国第一家女子银行,全称是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于1924年5月在南京路上开业。在20世纪20年代,随着新思潮涌入,上海滩出现众多各具特色的银行,这家银行也是其中之一。女子银行由一群商业,金融界和文化界的上层知识女性发起。总经理兼行长严叔和,曾创立女子置业公司,曾任上海银行总行妇女部主任。而担任副经理的,便是徐志摩的前妻张幼仪。这家银行当时经营不善,面临倒闭危险,在张幼仪的经营下,女子银行很快扭亏为盈。
虽然是“女子”银行,但是银行的业务不限于女性客户。虽然没有硬性规定,女子银行的客户还是以女性居多。为了吸引更多的女性,女子银行还特意选择一些妇女类杂志刊登广告。除了常规的银行业务外,女子商业银行还特别注重发展职业女性的储蓄和珠宝寄存等业务,帮助职业女性进行私人财产管理,深受女性客户的欢迎。1949年女子银行奉军管处准许,继续营业,并一直存在到公私合营为止。
它的出现标志着现代职业女性的诞生,女性解放和追求权利的根本是在于经济的独立,在它身上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曾被徐志摩嫌弃为“土bao子”的张幼仪,在和徐志摩离婚后,完全变了一个人;而女子银行的成功运营,也是张幼仪离婚后、找寻自我价值的重要一站。在当时,她影响了一大批女性。
一旁的保安坊为旧式里弄,建于1930年,内有住宅5幢。“住宅”实际都用于商业及各类办事机构,当时女子银行大楼的出入口也在保安坊,二楼还是进修中学旧址。如今的保安坊,是南京东路仅存的两条弄堂之一。上海的南京路在人们习惯理念中,那里高楼大厦林立,商场店铺相连,而当你进入保安坊,这里与外面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值得入内观赏一番。
南京路依然熙熙攘攘,很少有游客会留意工行旁边这块文保牌;然而它就矗立在那里,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中国女性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