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清晨,一声声清脆的锣鼓声将屈氏庄园唤醒。随后,两条布满金银两色鳞片、龙身绘有五色花纹、造型古朴的彩龙缓缓地从屈氏庄园中“游”了出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泸县雨坛彩龙传承人罗德书盛装为金龙和银龙挂红剪彩。伴着愈加激烈的锣鼓声,20多名身着特色龙舞衣的青壮年在屈氏庄园前开启了一场精彩的龙舞表演。
雨坛彩龙“换新装”首次亮相
据了解,自2000年起,泸县雨坛彩龙每隔4年都会进行一次升级制作,此次屈氏庄园雨坛彩龙表演是今年重新制作后的首次亮相。
“勾画、点缀、刷胶、裱糊……我们前前后后忙碌了40多天,十余名彩龙制作传承人、教师、裁缝、美术专业大学生在泸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活动室改造成的彩龙制作工作室内,对雨坛彩龙的龙身、龙头、龙尾进行了重新打造,并将一些现代化的理念注入进了新的雨坛彩龙中。”泸县雨坛彩龙制作县级传承人冯广告诉我们,此次重新制作的彩龙与之前相比,最大亮点在于用银丝做成的布料取代之前用银粉涂抹的布料,这样的改变能让彩龙不易脱色,且保存时间更为长久。
据泸县雨坛彩龙演艺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笃才介绍,雨坛彩龙的制作工艺具有生产生活的紧密性、制作材料的特殊性、制作工艺的精细性、制作工艺的艺术性四个特征,雨坛彩龙对于研究泸县的文化信仰、民间艺术、生产习俗、娱乐习俗、节日习俗都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线下”搬“线上”,“云”上精彩不打折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信奉的祖先,龙舞是华夏精神的象征,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合力、奋发开拓的精神面貌。被誉为“东方活龙”的泸县雨坛彩龙曾两摘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在北京、山东、香港等地演出,备受专家以及观众的喜爱和好评。
以往每次雨坛彩龙展演的现场都是人山人海,掌声连绵。为响应中央号召,疫情防控期间避免群众聚集,泸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转变思路,首次通过直播、视频展播、网红打卡等形式,将今年的雨坛彩龙迎新春展演搬到了线上,向全国观众展现龙舞场面的恢弘气势,展现泸县作为“中国龙文化之乡”的独特魅力。(程阳/文 刘国兴/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