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过去了,欧洲行的大部分风景已经被我遗忘在脑后,回想起来,只隐约记得那里的山很青,水很绿,天很蓝,草地很平坦,人却很慵懒。至于具体细节,我却想不出多少。唯有这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国家——列支敦士登,却常从我的脑海中蹦出来,傍晚落日余辉中那条长长的街道,如梦幻一般时时出现在我眼前。
这是一个极袖珍的双重内陆国,面积只有160平方公里,人口只有不到4万,首都是瓦杜兹。这个国家无军队,关税由瑞士管理,跟德国不搭界,语言却是德语。国虽小,老百姓的生活却是极其富裕。
我们到达瓦杜兹已经是下午两三点钟,街道上安静极了,偶尔可见行人及车辆。我们住的酒店不大,只有五层,目测一下大概不超过二十间房。一部极窄的电梯把我们送到酒店的最顶层。最顶层是家庭套房,房间虽然不大,但精致,里面有三张床。酒店的主人是一位中年男子,热情地跟我们打着招呼,他不清楚我们说的是啥,我们也不明白他说的是啥,但就这么一来一回地连说带比划地交流着,好像也都明白了。
傍晚时分,我们沿着街道散步,教堂的钟声传来,悠远,宁静,低沉的回声久久回荡着。这钟声让人内心格外平静,就如这小镇首都的寂静一般。经过一个路口,一辆车也恰巧经过,我们停下来等车先行,车却在离我们老远的地方停下来等我们先行。司机打开车窗,热情地跟我们打着招呼,我们居然在路边谦让起来,司机也不着急走,好像想故意跟我们拉话。走了好一会儿,终于看到了一男一女出现在马路上,隔着马路,那对男女向我们打着招呼。是我们看起来与众不同,还是他们实在太热情?或是这个地方极少有外人来过?总之谁见了我们都会打招呼,我有些受宠若惊。
经过一片农田,穿过几片葡萄园,便看到了几户农家小院。小院与我们国家的大致相同,门前栽着各种果树,几畦菜地里长着绿油油的果蔬,偶尔从屋里传来几声狗吠,宁静,平和,仿佛这是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沿着山坡往上走,山顶上便是一座城堡,站在城堡上可以俯瞰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在欧洲,城堡随处可见。
第二天,我们便驱车来到了瓦杜兹城堡。这是列国最重要最古老的建筑。远远看去,城堡就像一只孤零零的飞鹰落在陡峭的山崖边,俯视着脚下的一切。城堡已经有800年的历史了,可看起来依然坚固如初。厚重的城墙,紧闭的大门,古朴的灰色,一个个方形炮口,好像诉说着它的辉煌历史。城堡是皇室的居住地,更是这个城市的守护中心。因为这是列国的地标,已经不对游人开放,我们只能隔着城墙尽情地去想象城堡里的生活。但我却怎么也不能把这样的城堡与王子和公主的爱情联系起来。
沿着首都瓦杜兹最长最宽最豪华的街道前行,便能感受到极具现代化的气息。估计列支敦士登大学应该是全世界最小的大学了,学校坐落在城堡下方半山腰的位置,校园不大,全校师生加在一起不足1000人,不知道这所大学有没有来自于国外的留学生。
沿着街道继续前行,在列支敦士登邮政局对面,就是非常有名的邮票博物馆。列支敦士登最有名的产业是邮票,所以,来到列国,寄几张明信片贴几张邮票给自己的远方亲人,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我们来到了瓦杜兹的旅游中心,想挑选一些小礼物寄回来。正当我们挑选明信片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因为我挡住了路,中心的一工作人员从我旁边经过,用中文轻声地说:“劳驾,请让一让。”那位工作人员的中文竟是如此地道自然。一问才知,为了应对日渐增多的中国游客的需求,小伙子公派到上海留学两年然后继续回国为中国人服务。两年时间小伙子把中文说得如此流利,我也是服了他了,可是我都学两年英语了,为什么还说不好呢?难道真的是学不致用等于白学吗?
不远处是一家卖名表的商店,商店大门口悬挂着中国和列国的国旗,在他国的街道上看到自己国家的国旗,内心油然而生出无限的自豪感。有些中国的游客已经迫不及待地拉着中国国旗照相了。我对那些产品不感兴趣,所以没有进到店里去,我只是久久地站在国旗前,无数复杂的情感一涌而出。我确信对自己国家的热爱是每一个公民从心底里发出的最基本最原始的情感。
在欧洲,无论走到哪里,哪怕是一个小村落,首先听到的就是教堂的钟声,看到的是教堂的尖顶。傍晚时分,我们来到了列国最大的基督教堂。难以用语言来描述教堂的富丽堂皇与庄严肃穆。教堂里一些人正在做弥撒,当整齐低沉的诵经声在穹顶上方回荡时,人世间的一切痛苦便在这声声诵读中随风而去了。
一天半的时间,把列国一条条街道都走了个遍,这也算是深度游吧!
想去欧洲定居生活,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