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西关风情的荔湾区
无论是浓郁西关韵味的永庆坊
抑或是欧陆风情的沙面建筑
都被印上了厚重的西关文化记忆
如果你想探寻老西关的足迹
来荔湾区就对了!
最正宗地道的早茶
——唐荔园
广州有一种浪漫,叫渔家文化,华灯初上,泛蓝的湖面上摇曳起点点的灯火,树梢点起了飘扬的红灯笼,带着入夜的余温,这便是唐荔园给人的感觉。唐荔园的名字持续了百年之久,西关四大名园几乎已经无迹可寻,唯独唐荔园依旧延续着“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盛世华景。唐荔园最值得推荐的是获过金牌的红烧乳鸽和有12种配料的艇仔粥,许多尝鲜后的人都流连忘返。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黄沙大道如意坊路口)
最具特色的园林酒家
——泮溪酒家
1947年,一位名叫李文伯的商人,在广州城西郊的荔枝湾畔,建起了一间酒家。此处有几条小溪盘绕流淌,其中一条流过店外,名曰“泮溪”。李文伯遂以之为店名。大约10年之后,经岭南建筑大师莫伯治等之手,小小的泮溪酒家摇身一变成为一座富有岭南特色的园林酒家,接待国外商客和海外同胞。之后不断装修、续建,终于成为国内最大的园林酒家。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龙津西路151号)
中西元素碰撞下最美的空间
——源汀宅院
源汀宅院坐落于荔湾区风水宝地聚龙古村,是一间有美食和故事的精品民宿,而对于当地人来说,这里也是一个沉浸式的文化艺术交流空间,以匠人智慧,将古村落活化。
民宿所在的建筑是广州市内唯一保存完整的清代古建筑群,结合岭南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美学,源汀文凡宅院就像是一间可居住式的小型博物馆。
在源汀,不仅可以聆听赋予创始人灵感的古村落传说,还可以一睹以青砖结构为特色的广州西关建筑元素,诸如矮脚门、木趟栊、西关大门等。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大冲口街聚龙村5号)
最网红的打卡地
——永庆坊
永庆坊,位于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广州最美老街”——恩宁路,邻近粤剧艺术博物馆。
在这里,你可以回到西关,寻找岭南文化的本源。在这里,怀旧与潮流并存,创意盏鬼活动时常展开,以点带面,激发片区活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打卡地址: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99号)
最具岭南风格的园林式博物馆
——粤剧艺术博物馆
粤剧艺术博物馆由一组具有岭南风格、水乡特色的园林式建筑群组成,“古味”十足,质朴大气,步入其中,满眼尽是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的惬意景象。
除此之外,博物馆还汇集岭南传统工艺“三雕二塑”( 木雕石雕砖雕、灰塑和陶塑),这使得艺术博物馆不仅是戏曲博物馆,也成为一个岭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平台。
(打卡地址: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129号)
最具欧陆风情的旅游岛
——沙面
沙面是闻名中外的欧陆风情旅游岛,是一个历史蕴涵丰富,积淀深厚、富于异国风情的迷人地方。全岛面积0.3平方公里,南向珠江、四面环水、绿树成荫,美丽的白鹅潭倚堤而伴,风光秀美。
她是欧陆建筑文化的大观园,19世纪中叶,这里曾沦为英、法租界,经历百年风雨,至今保留了新古典主义式、新巴洛克式、券廊式、仿哥特式等欧陆风格经典建筑53幢。
(打卡地址: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南街)
最有书香气息的景区
——陈家祠
陈家祠建于清代光绪年间,是广东、海南七十二县陈氏的宗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辟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陈氏书院整体建筑规模宏大,厅堂轩昂,庭院幽雅,既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风格,又具有我国南方建筑的鲜明特色,是到广州的中外旅客必游之地。
祠外是全广州最大的传统历史文化广场,在此可充分感受传统岭南建筑、民间工艺及宗族文化的氛围,领略闹市中难得的书香绿荫清境,以及当地市民的休闲百态与民风。
(打卡地址:广州市荔湾区中山七路恩龙里34号)
最具西关特色的胜境
——荔枝湾
“一湾春水绿,两岸荔枝红”,荔枝湾位于城西荔湾区泮塘一带,其故址可远溯到公元前206年赵佗任南越王时,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周边名胜古迹包括荔枝湾涌、荔湾湖、仁威庙、文塔、荔湾博物馆、蒋光鼐故居、小画舫斋、海山仙馆、陈廉伯故居、梁家祠及西关大屋历史街区等,别具浓厚的人文气息与高雅生活艺术气息,有岭南西关文化博览园之誉,素有“小秦淮”之称。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龙津西路94号)
本文部分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