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内白鹤展翅。 南昌五星白鹤保护小区供图
▲南昌市象湖湿地公园景色秀丽。 晨报记者 兰春 图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宝库”和“储碳库”。每年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今年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与水 同生命 互相依”。我省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重要湿地省份。近年来,全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湿地保护总体态势保持良好。那么,我省的湿地资源“家底”有多厚?今天,晨报记者带您一起细数我省湿地资源“家底”。
湿地分布
全省湿地面积达91.01万公顷
我省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然而在我省不少人或许对湿地不甚了解。《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以下简称《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为,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水区。通俗地讲,有水或季节性有水的地方就是湿地。江河湖泊,身边的小池塘,都是湿地。湿地与森林和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据目前最新的资料显示,我省湿地共分四类八型,面积为91.01万公顷(不含水稻田,下同),占全省面积的5.45%。全省湿地保护率达到59.45%,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湖泊湿地37.41万公顷,河流湿地31.08万公顷,沼泽湿地2.58万公顷,人工湿地19.94万公顷。全省湿地分布北多南少、东多西少,呈现出以鄱阳湖为核心结点,以赣、抚、信、饶、修五大江河及其支流为射线的放射状形态。
湿地公园
全省创建省级以上湿地公园109处
若将全省湿地面积等数据,转化为我们身边常见的风景,也许更为直观。湖水清澈、绿树成荫、环境优美……一处处湿地,为城市增添活力。在南昌市象湖湿地公园,记者看到,公园内清澈的湖水和成排的树木相映成趣,到处都充满着自然气息。
“湿地公园风景宜人,空气清新,看看湖,看看树,闻闻花香,这里草坪和道路都很干净,让人忍不住回想起小时候的山村美景和田园风光,令人感到恬静与惬意。”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他平时忙于工作,双休日休息时便会选择和家人来这游玩,亲近自然,放松一下。
在我省,像南昌市象湖湿地公园这样,依托湿地打造成既能保护湿地又能为市民提供休闲场所的案例并不鲜见。最新的数据显示,全省共建立湿地保护小区597处,创建省级以上湿地公园109处,其中国家级40处、省级69处。
最大湿地
鄱阳湖湿地是多种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而在我省湿地分布核心结点所在区域——鄱阳湖,每年候鸟越冬季都会迎来60万至70万余只越冬候鸟迁徙至此。近日,记者在鄱阳湖湖区看到,在这里正不断上演着越冬候鸟“大片”。它们有时在湿地中觅食,有时成群结队在空中翱翔,场面颇为壮观。
“鄱阳湖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湖和我省最大的湿地,也是我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曾南京介绍说,鄱阳湖是一个丰水一片、枯水一线、水草丰美、蝶湖洲滩时令性极强的湿地生态系统。
而这也成了亚洲最大的候鸟越冬地及长江江豚等珍稀濒危物种赖以生存且为数不多的栖息地之一。这里也有丰富的候鸟资源,特别是珍稀鸟类白鹤最高数量达4000余只,东方白鹳最高数量达2800余只,分别占其全球总数量的98%和95%以上。鄱阳湖是国际公认的“珍禽王国”和“候鸟乐园”。
今天的鄱阳湖水美草美的景象,不仅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也缘于全省不断努力保护湿地资源。通过立法保护、湖区禁捕、人工巡护等方式,我省充分保护鄱阳湖的动植物资源。尤其是在候鸟保护方面,更是加大了力度,让鄱阳湖成为各种珍稀鸟类的欢乐家园。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省争取中央财政补助和预算内投资湿地项目百余个,项目实施内容主要包括湿地保护与恢复、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等,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基层湿地保护机构管护和监测能力进一步提高,鄱阳湖湖区周边群众的湿地和候鸟保护意识明显增强。
据了解,目前全省湿地生物丰富,高等植物994种,鱼类222中,两栖类51种(亚种)(注:亚种指某种生物分布在不同地区的种群),爬行类89种(亚种),鸟类150种,哺乳类41种。
保护恢复
建成全国首个省级“智慧湿地”平台
近年来,我省全力加强湿地科研监测能力建设。成立了江西省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国内数十位湿地及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委员,共同为我省湿地保护事业科学发展出谋划策。在多个重要湿地和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了一批湿地生态环境自动监测站点,对各类湿地生态环境指标进行实时监测。
搭建全国第一个省级“智慧湿地”平台,在多个重要湿地和国家湿地公园共布设了数十个湿地生态环境自动监测站点,对各类湿地生态环境指标进行实时监测,探索开展湿地生态系统的预警监测工作。
同时,利用政策、土地和资金作为杠杆,充分调动民间组织参与湿地保护热情,如南昌五星垦殖场成功打造成“候鸟食堂”,有力化解了人鸟争食矛盾。
“金字招牌”
南昌今年将全力冲刺“国际湿地城市”
江西的省会南昌市北邻鄱阳湖,赣江穿城而过,城内八湖、城外八湖,湿地资源极其丰富。全市拥有湿地面积15.33万公顷,湿地率为21.3%,湿地保护率为68.02%,“湿地之城”熠熠生辉。我省一直支持南昌冲击世界湿地生态保护最高成就,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国际湿地城市是指按照《湿地公约》决议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由成员国政府提名,经《湿地公约》国际湿地城市认证独立咨询委员会批准,颁发“国际湿地城市”认证证书的城市。
2018年10月25日,哈尔滨、海口、银川、常德、常熟、东营市被评为首批国际湿地城市并授牌,全球共18个城市获此殊荣。2019年下半年,南昌正式启动“国际湿地城市”创建工作。经过国家专家评审会议审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最后批准确定南昌等7个城市参与全球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遴选。
根据“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安排,今年将会公布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城市。南昌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王越介绍说,目前,南昌正在全力冲刺“国际湿地城市”,其中湿地率和湿地保护率两项指标已达到创建标准。
编辑:袁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