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中国自古以来地大物博,从来不缺各种各样的景色,在中国,从南到北,你可以欣赏到世界各地的美景。这就是中国带给世界的美感。如果说你要感受自然的给你震撼,那无疑大山是最好的选择。自古以来,人们对大山都有着无限的向往。几乎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会去泰山看一看。去那里祭拜一下天地。
泰山。很久之前就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上的象征,高大威猛,顶天立地。而我们想记住一座山,肯定要从它的特点着手,如果说世界上最高的山峰,那肯定非珠穆朗玛峰莫属,它海拔已经超过了8844米。也正因为这样,它才能被人们记住。可是在我国境内有一座最富有的山。在这座山上有超过几千万人民币,但是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拿这些钱,这个上究竟在哪?它现在是什么样的?
文化背景雄厚的麦积山
这不是大山,它海拔并不高,仅有142米,但是它的名气却不小,曾经很多人都认为它是中国最富有的山。它就是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境内的麦积山,这个山在当地非常著名,它的名字也和它的外形比较像。因为整座山长得非常像。麦子堆成的垛一样,历史记载“崛起一石块,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民间积麦之状,故有此名”,虽然长得比较小。不过千万不要小瞧这座山,它的文化背景非常雄厚,是我国四大佛教石窟之一,距今已经有1600年的历史。
在麦积山的历史当中,它并不是一次见到成型的,先后经历了数个朝代的完善。到现在麦积山上拥有洞窟220一个,其中最让人震惊的是,在这些石窟当中拥有超过1300平方米的古代壁画,还有一万多座泥塑的雕像。这其实根本不是一座山,而是一座人类的历史文化知识宝库。这座山里的雕像也被世人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可见它在世界上的地位。这座山出土的典籍几乎全部是无价之宝,它记得的东西让我们很好地了解到了当年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也让我们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可是这座山的建造过程却并不太平。
坎坷的建造路程
麦积山的建造是一项大工程,它横跨了很多个朝代。建造历史也是跌宕起伏。麦积山所处的地带非常的优越,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早在十六国的时候,麦积山就被秦州控制,而在之后,先秦,赵,后秦,西秦都加入麦积山地区的争夺战之中,因为长年饱受战乱的影响,所以当地的居民早已四散逃离。本来繁华的地方变为了不毛之地。麦积山的建造过程也就此被耽搁了。
麦积山在很早之前就是佛教信徒当中的圣地,很多僧侣都生活在这里,可是麦积山曾发生过一场意外,据历史记载,在唐朝开元22年的时候,麦积山周围发生了一次大地震。这次地震也摧毁了麦积山部分的建筑。
而在麦积山当中所建造的雕塑,石像也轰然倒塌,生活在这里的僧人全部离开了麦积山。本来正在建造的麦积山又一次被迫陷入了停工。在地震之后,确实有僧人又回到了这里,继续对麦积山的建造。不过天有不测风云,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这里又饱受战乱的折磨。
“一秋穿堑兵多死,十月烧荒将未回”,我们不可否认战争是非常残酷的,而后来的战略也让麦积山地区原本就脆弱的经济陷入了更加萧条的状态。附近比之前要荒凉的更多,后来杜甫曾经来到过麦积山,用一首诗表达了自己对麦积山的看法。
不过随着安史之乱被平定,麦积山也得到了一定修缮。这其实也源于唐朝信仰佛教的原因,佛教自从汉朝时期传入中国之后便一直影响着当时的人民。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最终在唐朝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当时唐朝为了修建麦积山上的石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唐朝是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他们只能靠最原始的方法来修剪。最终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麦积山就成为了整个神州大地上最大的佛教雕塑馆。
现代化的麦积山
因为麦积山的历史背景深厚。在后续的发展中,它成为了一处知名的景点。甚至我们还在麦积山上修建了一条总长超过1300米的栈道。在这条栈道之上,游客们可以更好的观看。古人留下来的种种奇迹。而有一些佛教信徒也来此祭拜许愿。就这样,麦积山的名气越来越大,来这里的人也越来越多。
慢慢的在麦积山当中浮现了一种奇特的许愿方法。叫做许愿钱。这种方式和其它景区的许愿池大同小异。在这里许愿之后,人们会拿一根树枝把钱支在山缝里。这样的做法会让它们认为许愿会更加的灵验。这个消息也迅速地传开,越来越多人效仿。
心灵的寄托
如果现在你去麦积山的话,你会看到里边就等于钞票的海洋,有人大致估算过麦积山里边,钱的数量可能会达到千万之多。可是,这样巨额的财产却没有任何人敢窥探。因为这是乘客的许愿钱,是麦积山当中的香火钱,根本没人会驱动。本来麦积山是屹立文化石窟为看点的,到后来,这种许愿钱的景观也成为了麦积山的一道特色。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来往,麦积山里放许愿钱,都是因为它们希望自己找一个心灵的寄托,在这种地图当中,它们往往会感觉到更加的有动力。在心里给自己一个积极的暗示,认为我放了许愿钱到最后我一定会灵验,其实这在现实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在干一件事情给自己积极的暗示,会让这件事的成功率极大地提高,这就源自它们对生活中信仰的力量。如果是你,你在有时间的时候是否会来麦积山看一看?
参考文献
《夏城坐雨》《玉堂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