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湄潭县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加快建设“遵义桃花江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强化旅游要素配套,构建起山水田园风光和茶旅一体化全景域旅游体系,入选全国百佳呼吸小城,荣获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全国茶旅金牌路线等称号,“休闲养生胜地”影响大幅提升,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1月17日《贵州日报》)
正所谓,虽有源头活水也需要巧“滴灌”。湄潭县实施“文旅融合”战略,以“文旅+”为着力点,进一步丰富文化旅游新业态、打造文化旅游新场景,推进全景域旅游提档升级;进一步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不断优化提升旅游体系,推动旅游市场化,综合引领文旅新消费、担当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进一步丰富服务业,主动适应消费升级新需求,创新做优“旅游+多产业发展”大文章,全力推动文化旅游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大“联渠引水”的力度,构建好“多个渠道引水”,不断培育新增长点,以文旅相融激活发展自信。
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发展目标。当然,文化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形态,是与其它产业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文化与旅游能结出累累硕果,得益于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战略举措。那么,将文化与旅游“牵手”,有助于让文化在旅游中传承。这好比将文化与旅游的“两条腿”再次活络,一条“腿”是得天独厚、资源禀赋的物质硬实力;一条“腿”是深挖文化软实力,最大限度激活潜力。如此,就能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协调发展。
不断挖掘滋养文旅融合的源泉,进而升华文旅软实力的灵魂。一直以来,全市上下依托丰富多元的文化旅游资源,深化文旅产业融合,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创新文化旅游宣传营销方式,不断提升遵义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擦亮醉美遵义靓丽名片。诚然,对于遵义而言,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长征文化、民族文化、茶酒文化和独具特色的原生态自然景观,有光芒四射的红色经典、香飘世界的贵州茅台、清新淡雅的湄潭翠芽、神秘多姿的赤水河、独具魅力的“世界双遗产”、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等,走好文旅融合道路正好切中要义。
将文旅融合,不断丰富旅游文创产品,更能增强文化自信。近年来,遵义充分发挥“红色吸引人、精神感染人、绿色留住人”的资源优势,依托遵义会议会址、苟坝会议会址、四渡赤水、娄山关、土城等红色旅游资源厚重的历史影响力,加快构建“一核、三线、多点”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为全市旅游经济行稳致远种下“致富树”。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着力推动文化和旅游真融合、深融合;“奋力建设红色传承引领地、绿色发展示范区、美丽幸福新遵义……”是遵义过去路径,是遵义为未来描绘宏伟蓝图和美好愿景。只要用好源头活水巧“滴灌”,实施好文化与旅游产品的有机嫁接,在弘扬、优化、保护和丰富文化资源的过程中找到最优路径,旅游定能通过文化提升魅力,文化则通过旅游丰盈内涵,从而全面提升全市旅游发展的影响力及品牌效应,打好融合发展组合拳。(文/鱼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