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茶乡,让城里人羡慕不已
贵州省湄潭县,素有“云贵小江南”之美誉。这里土壤肥沃,生态优良,自古便是出产好茶的地方。近年来,湄潭县依托茶产业的发展,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道路。2019年,湄潭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4726元。青山绿水间的生态茶乡,让城里人羡慕不已。也因此,在当地,“到湄潭当一个幸福的农民”成了一句时髦的口号。产业之兴背后,科技密码隐约可见。穷山沟因茶而兴“核桃坝几大湾,十年就有九年干,顿顿红苕苞谷饭,吃水要翻几匹山……”这首民谣,说得正是过去的核桃坝村。一个曾经的穷山沟,是如何实现华丽转身的?靠的正是茶叶。湄潭种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唐代。20世纪30年代,“中央实验茶场”和国立浙江大学就先后迁至湄潭,使这里一度成为战时中国的科教重镇和茶叶研究推广中心。1981年,时任村支书何殿伦率先种下3.5亩茶叶。十多年间,在他的带动下,核桃坝村做到了“户户有茶叶,集体搞工厂”,在这个时间段,理事长彭忠很少能在办公室呆着,更多的时间他要去合作社管理的茶叶基地进行巡查,以备来年可以有个好收成,要想提高村民的年收入和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还是需要在现有的农业产业上下功夫,做文章。
茶叶成了县域经济的顶梁柱
1996年,核桃坝茶叶面积过万亩,被贵州省委、省政府授予“小康村”称号。2019年核桃坝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万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7000多元,家家户户开上了小汽车,200多户村民在湄潭县城买了商品房。如果没有茶,就没有核桃坝的今天。在核桃坝村党支部书记罗贵林看来,核桃坝因茶而兴、因茶而富。继核桃坝之后,湄潭涌现出了一大批茶叶专业村。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湄潭大力实施以茶产业带动脱贫攻坚的战略,被确定为贵州省现代茶业高效示范园区。茶叶成了县域经济的顶梁柱一壁青山迎窗开,湖光山色入画来。眼下,尽管是深秋,但站在核桃坝村的高处,目之所及仍满目葱茏,层层叠叠的茶山,宛若碧波起伏,蔚为壮观。青山与茶园相拥,民居与湖水辉映,美得犹如一幅山水田园画。如今,依靠茶产业,核桃坝村搞起了生态农业旅游业,开始向城里人“出卖茶园风景和清新的空气”,以观茶、采茶、制茶、品茶和茶艺表演为主的茶文化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迅猛发展,虽然通过种植茶叶让收入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也存在种植技术便准参差不齐,而这些问题也正是制约种植茶叶农户收入无法提高的根本原因,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得让往分散在全村的种植户形成一个拳头。
茶山变金山的茶旅
截至目前,湄潭县发展生态茶园60万亩,茶叶产量7.25万吨,综合产值139.45亿元;以茶叶加工为主的湄潭经济开发区,工业总产值达28亿元,实现6300余人就业;茶叶加工企业达566家,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以上来自茶产业。近年来,湄潭县依托60万亩生态茶园,按照“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的茶旅、农旅一体化发展思路,探索形成了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2019年,湄潭县接待游客625.8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3.61亿元。云贵山茶庄、天下第一壶茶文化主题公园等成为热门景点,一个完整的茶产业布局正在形成。科技托起产业梦在贵州琦福苑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文盛随手打开茶园视频监控系统,茶园里的茶叶长势、行间杂草,甚至空气指数、温度、湿度等指标,都一清二楚。“借助科技手段管理茶园,省时省力,改革与创新,是湄潭发展的根本与动力,结合农村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并以其符合科学发展观,
进行智能化的管理
也正是靠着物联网信息平台的实时监控、预警和自动防控,越来越多的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对茶园管护和茶叶生产,进行智能化的管理。湄潭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勰表示,到目前为止,湄潭县已经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农业产业科技服务体系。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受聘为湄潭县经济发展顾问,定期到当地开展技术讲座和培训,为提升湄潭县茶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湄潭县还加强与浙江大学、贵州大学、贵州茶科所等单位的合作,重点抓好茶树优良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和茶叶高产栽培、清洁化生产等技术研发。大批的科技特派员被派到企业和田间地头,为湄潭县茶产业的发展“把脉问诊”。茶树绿色防控、无人机统防统治…“动遵义红”等茶叶品牌声名鹊起,一棵棵茶树变成了“摇钱树”“幸福树”,但湄潭从未停下前进的步伐,始终立足资源禀赋,发挥优势坚持优势在茶,特色在茶,出路在茶,希望在茶,成败在茶的发展理念,将湄潭茶歌越唱越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