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庭
难得在初冬遇上暖阳,有机会站在剑阁县普安镇水池村一处观景台,鸟瞰水池垭:两千多亩现代农业种植园,镶嵌在灰白色网盘似的公路里。山顶的茂密松柏,错落有致的农家小楼,明镜似的水塘,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山水画,一幅只有大手笔才能绘就新时代的水池山水图画。
水池垭的传说
延绵两百多里的大小剑山,峰峦联络,延亘如城,中有隘口,即著名的剑门关。出剑阁县城向南,过剑门关,山势渐缓,多为丘陵地貌,水池村便是处于这丘陵地段的一个自然村庄。为避免战乱,远离纷争,很早就有人相中这块闻溪河下游的山地,来此定居。刀耕火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耕时代,人对生存条件要求并不高,有饮用的水源,有可耕种的土地,有可供栖息的房屋即可,水源是三者之首。
“山高水高。”早先来到这里的人们,很快在山顶找到一处泉眼,并且发现这泉眼很是活泛,即使大干大旱之年,也不会断绝。为了更好地生存,人们砍开周围的灌木荆棘,疏通水道,挖出一个屯水的池子,保证了水源的储存,并勒碑记载了此事,把这小山头命名为水池垭。有了生存的基本条件,人们开荒种地,修路建房,一代一代地繁衍生息,安居乐业,荒芜的不毛之地渐渐演变成丰裕的世外桃源。
原始的财富积累,也滋长着人的欲望。历史上的水池,原本是与世无争的弹丸之地,却被当地一家逐渐蚕食和霸占,俨然一地土霸王。后来,这家后人听闻风水先生说水池垭乃风水宝地,竟然打碎了石碑,填平了水池,在泉水上方开山凿石,修建陵墓。说来奇怪,当修建陵墓时,那汩汩流淌的泉水日渐枯竭,等陵墓修好后,竟然一滴水也没有了。路上行人口似碑,这家日渐没落也就是意料中的事了。
没有了赖以生存的水源,当地群众的生活受到极大的影响。可是,人们仍然把这儿叫着“水池垭”,盼望着有一天,能有奇迹的出现——泉水能够重现。
勤劳的水池人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水池垭人实现了“耕者有其地”的愿望。有了土地,水池垭的村民并没有过上理想的生活,因为没有足够的生产生活用水。上世纪60年代初的大旱之年,只有靠人力到闻溪河取水,山坡上到处都是旱榜田,几乎颗粒无收。
水池垭人吃尽了缺少水源的苦。1964年,“农业学大寨”,村民们开公路、修水库、筑堰塘、造梯田,一场声势浩大、战天斗地的农业生产运动拉开了序幕。村民们历尽千辛万苦,在缺少机械设备的时代,靠肩扛背磨,建成了3座小型水库、63口山坪塘。水池垭不再缺水啦!
改革开放后的水池垭,处处充满生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人们铆足了干劲,凭借良好的水利基础设施,村民们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上创造出奇迹:粮食丰收了,菜园子丰富了,钱袋子也鼓起来了,农村经济发展走向市场化,流通更加便捷。但是,刚解决了温饱的水池垭村民并没有思考依托地域优势,发展本地特色产业,而是把眼光瞄向了外面的世界,剩余的劳动力很快地转移到沿海城市务工。
劳动力的大量输出,弱化了农村可持续性发展。
幸福的水池垭
2020年初冬,我随文学社团走进了水池村,一块矗立的文化石上镌刻着“幸福水池”,飘逸的行书,映衬着村民生活的变化。
4.5米的通村主公路,连接着数千亩特色现代农业园区。“快罢园了,五元一斤,自己采摘!甜得很哟!”车还没有停稳,砂糖橘园区的管理人员就开始介绍自己的产品,“我们的植株今年刚挂果,我们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防治病虫,不打农药,不喷洒催红素,保证了果实的原生态。”园区里,采摘的人真不少,有的来自广元城里,有的来自附近乡镇,有的就是本地的村民。路边,停放着不同牌照的小车、摩托。掰开员工递过来的样品尝尝,“哇,真不错!水分足,味道甜!”
家人急忙加入采摘的队伍,我和村委孙书记开始了闲聊。
“建成这么大的产业园区,很不容易哦!”“是的,眼前的砂糖橘园、对面的石榴园、下面的冬枣园,合计有1800多亩,今年都开始挂果了。2014年,我们村还是贫困村;2016年,我们挂靠石洞沟现代农业园区,借力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项目,与浙江莲都区龙头企业合作,引进砂糖橘、软籽石榴、冬枣、金黄菊4个农业合作项目,还顺带建成贫困户脱贫增收自强园近200亩。通过土地流转、入园务工、效益分红等措施,增加村民收入,仅眼前砂糖橘园区今年就为村民进园务工支付了10几万元的工资。入园务工,就近挣钱,为我们在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奠定了基础。”
“这么大片园区,投入资金很多吧?”“这个自然。我们坚持脱贫攻坚战略整体部署,坚持政企合作的原则,政府完善基础设施,拓宽、硬化了公路,修建了提灌站,对交通不便的农户集中搬迁安置,原来这条主公路附近只有极少的几户人家,现在增加到200来户;企业负责开垦、平整土地,挖沟、拢箱,植树和管理。几个方面一整合,投资近2000万元。”
站在村委会宽阔的广场上,可以看见刚刚完工的冷链储藏车间、仓储分选中心。未雨绸缪,水池垭的人已经在规划未来。闭上眼,成片的水果成熟期,一车车水果送到车间,分拣,包装,再送进超市,摆在千家万户的桌上。这样一想,心里便激动起来。
孙书记见我陶醉的模样,更为我描述了下一步振兴水池的设想……乡村广播响起了嘹亮的歌声:“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甜美的歌声在水池垭的土地上回荡,在村民们青葱的白菜、蒜苗上回旋,在每一棵果树上凝聚勃发的力量……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水池垭的群众,找到了适宜自己特色发展的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