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上接一版)1月22日,记者来到张祜庄园,如今这里已经是远近闻名的红色教育基地,周边正在打造特色文化街区。巩义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说,新中镇正在将张祜庄园、浮戏山景区以及特色文化街区连片开发,建设民宿、酒店等设施,打造融红色教育、特色文化、山水风景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张祜庄园依山而建、前房屋后窑洞,气势宏大、保存完整,五六个院落,数百间房屋。庄园内部设置了50多间展室,分别诉说着抗战时期的峥嵘岁月。
其中一个展室的主题是琉璃庙沟伏击战,这场发生在庄园门前的战斗,是我党八路军抗日伏击战的典型成功案例,引来众多游客驻足观看——
张祜庄园前有琉璃庙沟,后有浮戏山。1945年6月15日,皮定均所部三团消灭了汜水伪军王乐山部。18日晚,侦查人员得到确切消息,日军将于次日晨偷袭。团长钟发生命令部队进驻琉璃庙沟诱敌,而后转移摆好“布袋阵”歼敌。
当晚约四更天,从荥阳、汜水、巩县赶来的1000多名伪军和两个中队的日军兵分三路,企图合围琉璃庙沟。突进日军首先包围了嵩山区专员公署和支队三团所在地的张祜庄园。预先埋伏好的皮徐支队各围剿部队依次行动,将敌人置于包围圈中。机炮连连长于越唇一连三发炮弹,击毙日军大队长。八路军战士与慌乱的日伪军展开白刃战。这场激战共歼灭伪军1000多人、日军170多人。
95岁的田又生老人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如今,身体硬朗的他还时常来到这里,向年轻人讲述那段历史。他说,1944年,他到豫西军政干部学校学习,在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担任巩县抗日二区(涉村区)武委会主任,开展发展党员、组建农会、扩大民兵、宣传党的政策等工作。
“我把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敌人对我恨之入骨。”老人说,1945年9月,他在被捕押解过程中逃脱,沿途讨饭,到达延安。当年的《解放日报》以《一席血泪话》为题,刊发了老人死里逃生的英勇事迹。组织上还为他改名“田又生”。
当年,为建立牢固的根据地,抗日支队在附近灵殿西河村设立供给处,建立了作坊、合作社、维修厂、手榴弹厂、制鞋厂、被服厂、干电池厂、印刷厂、后方医院等后勤保障单位,还办起《豫西日报》。1945年9月,筹建了“河南建设银行”,印制解放区钞票30万元。
一把猎枪的无声诉说
新密尖山,地处新密西北部,交通闭塞、常年缺水。冬日里,一处名叫田种湾的山洼,窑洞展柜里,一支猎枪,寂静无声。枪的主人皮定均,曾在此抗击日寇。
1944年春天,抗日战争的形势开始好转,日军节节败退。不甘心失败的日军疯狂发动河南战役,企图打通南北交通线。在这种形势下,太行军区奉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的命令,组织部队飞渡黄河,挺进豫西,开辟抗日根据地。
皮定均时任部队司令员,曾在这里开展过近一年的抗日游击战。在此指挥登密战役、皇姑寨之战等大小战斗几十次,组织成立了密北、密南两个抗日民主政府,开展减租减息及“倒地”运动。
窑洞展厅就是皮定均旧居,如今已成为中原豫西抗日纪念园。分为两处,一处为工作场所,是当年村民王狐狸的居所,有4孔石圈窑洞。一处为生活居住场所,为1孔石圈窑洞。
田种湾村处于密、登、巩、荥四县交界处,战略地位显著。1944年夏,密县日伪政权200余人盘踞田种湾,经常下山镇压抗日力量。当年12月21日夜,皮定均率领部队从巩县出发,急行军到达五指岭山下。于当晚展开试探性攻击,摸清敌情后,确定进攻路线。22日晨5时,部队分三路向敌人发起猛烈进攻,敌人凭借地势险要,用机枪向抗日支队扫射,我军伤亡严重。面对强敌,我军派两名神枪手打掉敌人机枪手,占领田种湾。
1945年1月27日上午9时,支队三十五团主力部队由田种湾向荟萃山进发。为了稳住县城内日军,途中命令部队对密县县城进行佯攻。当晚6时,天下大雪,三十五团和三团在白龙庙分两路向荟萃山突进。28日凌晨三点,三团先到荟萃山下,击毙哨兵,冲进营房、山洞,俘顽军于睡梦之中。驻在刘沟的敌军正在吃早饭,被三十五团战士迅速将其包围,击毙19人,其余缴械投降。
1945年夏,皮定均部引诱日军骑兵7人、步兵30人、日伪军200多人出城追击。敌人追至萧鱼口时,我军伏兵四起,激战约两小时,毙、伤敌20多人,打死战马7匹。
日本宣布投降后,驻在密县城内的日军、“皇协军”拒不缴械投降。豫西抗日支队和密北、密南抗日政府决定用武力收复密县县城。于1945年8月17日打响解放密县县城的战斗,在城西关歼灭日伪军100多人。19日对密县县城发起围攻,经过两天激烈战斗,县城仍未攻破。至21日夜,日军一个排在“皇协军”配合下从西城门袭击围攻部队,在西泰山庙岗展开激战。22日,围城部队攻克西门,300余名“皇协军”缴械投降,密县县城解放。
2019年8月2日上午,皮定均将军的后代皮效农等来到中原豫西抗日纪念园,把皮定均将军生前在战场上缴获的猎枪正式捐赠,永久收藏。
眼下的尖山,已是著名景区,人们观光游览,享受悠闲。而战斗的硝烟,似乎仍未散尽,时刻警示我们,不忘历史,珍惜和平。
歌谣里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1944年9月下旬,皮定均率领先遣支队到达登封白栗坪,召开了支队团以上干部会议,分析了豫西日、伪、顽统治下的严峻局势,决定把郑州以西、洛阳以东分为箕山、嵩山两个战略区,分兵四路,到各县进行武装宣传。
经历1942年以来的连年自然灾害,国民党汤恩伯部驻军长期搜刮和日军入侵,加上国民党长期以来“污名化”的宣传,当地民众对八路军心存观望。
“仅靠宣传和喊口号,不足以为八路军正名,要拿出实际行动,证明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是来解救他们的。”荥阳文史专家陈万卿从资料中梳理出了先遣部队在豫西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部队每到一处,多在野地里宿营,战士忍着饥饿坐在红薯地边,谁也不去挖一块红薯充饥;部队有时夜里进入村庄,就在麦场上、屋檐下抱着枪打盹,决不惊扰群众;行军途中,人不踩庄稼,马不啃树皮;部队向群众买饭,总是有礼貌地喊“大爷”“大娘”,说通了,先把银圆放在筐子里,叫老乡们吊上寨墙,然后再把吃的东西吊下来。这些行动与国民党军队到处抢掠形成了鲜明对比。
有时,一听说有军队经过,不明真相的老百姓仓皇逃窜,先遣支队在老百姓家吃完饭,刷锅洗碗、清扫庭院,留下一张纸条,清晰写上“八路军某某单位吃了多少粮和菜,折合多少钱,钱压在桌上”。
八路军用实际行动,赢得了豫西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就连汜水伪顽头目方子美也记录了当时八路军“不入民宅,公买公卖”,人民群众“望风景从,比户响应”的情景。
凡是八路军所到之处,都能听到这样的歌声:
青天呀,蓝蓝的天,
这样蓝蓝的天,
这是什么样的队伍上了前线?
叫声呀老乡听分明,
这就是抗日的八路军。
八路军爱护老百姓,
老百姓呀也要拥护八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