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庙里曾现“一色红”
大约自清末起,每到除夕夜晚,娘娘宫里总有一些特殊身份的香客游人到来,进而形成一种特别的现象。她们就是那些青楼中的风尘女子,焚香祷告,祈求老娘娘保佑安康。
缘何她们在大年三十晚间来这里?一是她们平常难有闲暇或无家可归,此时出来也算消遣,寻寻精神寄托;二是此时家家户户合家团圆吃饺子,宫里相对人少,她们自羞于亮相大庭广众,这时出来最方便。
话需往前说。清光绪二十九年(1904)的《大公报》上有一篇文章,言每逢吉日,大胡同三太爷庙附近游人多,其中不乏“南妓土娼,纷纷进香,络绎不绝”,而好色之徒、地痞无赖也因此来这一带看热闹,他们站在山门外,有伤风败俗之嫌。
在舆论谴责下,三太爷庙关闭了,这样一来,侯家后一带的风尘女子便没了祈福的去处,于是纷纷转向不远处的娘娘宫,导致宫里这类女子日见增多。报纸上说:“尤其是到了除夕之夜,娘娘宫里整夜香火不断,香客潮涌,烧香要从夜间十二点一直持续到黎明。通常,这天晚上,妓女们‘俨然戏园子里扮演的玉堂春’,都要穿上无比光鲜的大红衣裳,头戴红花,脚穿红绣花鞋到这里来争烧头炷香。她们三三两两,相携入宫,焚香祷告……”
此时此宫此人等,老百姓戏称“满堂红”。其实,妇女到娘娘宫求子是民俗主流,可青楼女当然不是求子,而是有的希望来年交好运,遇到好心客能早日将其赎身;有的盼新年顺意多赚钱,少挨鸨母打骂;有的也是为家里人祈福健康的。
三太爷庙那边驱散了不良之徒,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那些游手好闲、心怀鬼胎的男子又随“香风”尾随到了娘娘宫一带。尤其是在除夕,这伙人格外活跃。但风尘女子孤身一人来的并不多,或三三两两结伴,或与特定的富家男一起,或有旁人监管,所以那些无聊男子也不敢轻举妄动,他们“只得站在正殿宽大的月台上,眼巴巴地观看形形色色的妓女们进进出出”。
娘娘宫中也有警察驱赶这伙人,可无济于事,他们顶风冒寒,即便是夜里被冻得哆哆嗦嗦也兴致颇高,甚至要“观景”到大年初一天亮前才悻悻散去。为啥?当时民间有不成文的规矩,青楼女子除夕逛庙必须在天亮前离开,要为初一清早烧头炷香的市民们腾地方。
据1919年2月《益世报》记者现场观察,春节那天娘娘宫内依然存在“时髦男妇并肩叩头”的情状,如此不难管窥低俗之风延续、顽固。
民国时期的《天津风俗诗》里有云:“新年着个满堂红,颊染胭脂一色同。热闹娘娘宫畔路,香车飞趁夕阳红。”这当然是描述津沽女子着装好红色的风俗,也有可能兼表上述现象。
娘娘宫里“满堂红”一事曾引起各方舆论,欲知详情,请看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