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枬子 编辑|马桶
故事长沙小酒馆刚开张的时候,我约了两个朋友去捧场。铁牛小时候就住得附近的茶馆巷,熟悉环境,先去占位子,我跟小伟两个人晚点过去。
按照马桶手绘的地图,我们走万代大酒店北边的小巷子进去,弯弯绕绕,层层叠叠,一条套一条的小巷。乌漆麻黑的晚上,路灯昏暗,我两个又都是近视,没走几分钟就迷路了。最终用了二十分钟,靠手机导航才找到地方。
铁牛早就到了,小伟还没坐定就开始吐槽这个地方不好找,何解小酒馆要开在这么偏僻的弯头角落里。小伟年纪比我们小得多,只三十来岁,是铁牛的徒弟。铁牛轻蔑地瞟了他一眼:“你晓得个屁,咯一块是长沙最吉祥的地方,店子开得咯里肯定是为哒讨个好彩头,生意绝对会好。”
铁牛的话小伟根本没注意听,他的注意力已经被风情万种的老板娘波波妹子吸引住了,正在跟波波讨论喝什么酒。对这话题我倒是很有兴趣,就问铁牛:“咯里何解吉祥?”
“咯条街叫轩辕殿,是黄帝的名字,因黄帝住在轩辕之丘,故名轩辕。轩辕殿巷又属通泰街道管辖,‘通泰’就不用解释了吧?再过去是春风街和如意街,‘春风又如意’足够吉祥吧?这还不够,再过去的一条小街直接叫做‘一路吉祥’,通往‘吉祥巷’,周边还有接贵街、延寿街、紫荆街、连升街,寓意都不是一般的好。”
图源:1986年版《长沙市地名录》
我回去后查了查资料,还确实如此。五一西路以北、老西长街(万达广场)以东、中山西路以南、黄兴北路以西的这个区域内,老街旧巷众多,错综复杂,宛如“迷宫”,每条小巷的名字都很吉祥。
这里是典型的老城区,历史底蕴十分深厚。五代马楚国的明月池、明代潭王府(吉王府)、王府花园、清代盐道衙门、万寿宫、上林寺、李公庙、民国基督教青年会等古迹或旧址都位于这一片区内。长沙老街拥有好名字的很多,像丰盈里、兴隆巷、太平街、幸福里等,表现了古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和追求,但吉祥地名只在这个片区内如此集中。
更有意思的是,在清末民初,这个区域居住的人也是五花八门,有达官贵人和富绅巨贾,最有名的是曾参与编纂《四库全书》的清末名人刘权之。相传刘权之荣归故里时,邻里百姓在此迎接,故称“接贵街”。刘宅周围的街道,如如意街、连升街、三贵街、福星街等皆因之而名,其时有刘宅“前有如意,后有连升,左有三贵,右有福星”之说。
也有家道殷实的富裕人家,有残存的几栋老公馆为证。因为附近的盐道坪是一个商业市场,所以还有众多的小生意人居住于此。而近西长街的藩城堤、堤下街、落棚桥因为接近码头,多是苦力码子居住。
鱼龙混杂之地,自然少不了故事,铁牛后来就给我讲了这个故事:
民国时期的一个冬夜,刘四守着自己的人力车(黄包车)蹲在吉祥巷的街角,冻得簌簌发抖,却不敢离开半步。夜虽已深,半条吉祥巷却是灯火通明。外面寒风怒号,巷内那一排青砖碧瓦的建筑物内娇笑声、喧闹声却也能不断传出来。
这里是有名的大吉祥旅社,是湖北商人范锦堂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租佃了吉祥巷的原提督熊铁生的公馆,兴办的长沙第一家新式高级旅社,也是当时长沙最奢华的西式旅社。民国后又扩大了面积,规模更庞大,由十几幢公馆式的房屋组成,从一路吉祥到藩城堤,占去半条吉祥巷。旅社内设施齐全,内设套间、单室,配有厨房、澡堂和厕所等,甚至两名茶房都是从武汉高薪聘请来的。
旅社内还附设中西餐厅,常有富绅豪贾大摆筵席,调堂出局(招妓女),弹琴唱曲,打牌赌钱,生意很是兴隆。
因为天气太冷,出门的人少,刘四今天不仅没有赚到什么钱,连一天的租车费都没赚到,还要亏钱。就想着晚上来大吉祥旅社门前碰碰运气。虽然大部分有钱人都有自己的包车,但也有临时来赴宴的客人需要车。
民国长沙街头人力车夫 图源:《长沙旧影》
终于曲终人散,最后一拨醉熏熏的客人也从旅社里出来,让刘四失望的是,几个要车的客人都让旅社的茶房叫车,而茶房肯定是关照那些平时打点过他的车夫,根本没人理睬刘四。刘四长叹一声,起身准备回家。这时旅社门口又出现两个正在纠缠的男女。男的是个服饰华贵的胖子,一手强搂着个正在挣扎的姑娘,一手高扬:“黄包车,过来。”
刘四大喜,赶快拉车过去。听那姑娘低头带着哭腔说:“大爷,你放开我,我只是个唱曲的,不出局。”
那胖子大怒,一巴掌打过去:“要不是今天荔枝身上来哒不接客,老子会看得上你?”
荔枝是这一带一个当红姑娘的花名,当时长沙的高档妓院在小瀛洲一带,而较低档的集中地则在藩城堤。有句俗话:“藩城堤出三妖,荔枝桂圆南红枣”,指的就是藩城堤最红的三个姑娘。
那姑娘只是中等之姿,略施粉黛的脸上顿时多了个巴掌印,被打倒在地。却是刘四认识的人,姓李,就住在鸡鸭巷(今燎原巷)刘四家附近,父亲是个瞎子,靠拉琴卖唱为生。刘四忙陪笑脸:“老爷,咯杂妹子真的只是唱曲的,你郎家放过她啰。”
那胖子更加火大,回手又要打刘四:“一个拉车的也敢教训我?”
刘四今天本就心气不顺,加之平日里对李妹子素有爱慕之意,只是一个下苦力拉车的穷人不敢开口追求。自己喜欢的妹子有难怎能不管?遂左手一挡,右手顺势一拳打过去,把那胖子打倒在地,招呼李妹子上车,拉车转身就跑。
出了这档子事,刘四拉车和李妹子弹琴唱曲的活自然都干不下去了。不过因祸得福,成就了一段姻缘,后来两人成了亲。
为了维持生计,两家人倾尽所有,卖掉鸡鸭巷的两间旧房,在藩城堤买了个破房子开了一间“荒货店”。所谓“荒货店”就是今天的废品收购站,专收废旧物质。长沙废旧物资业兴起于清乾隆、嘉庆年间,统称荒货业,以收购销售破棉烂絮、破布、旧麻袋、废纸、旧包装、旧书、旧衣物为主。低价收进,再加价卖出。至民国年间,此业有座商百多家,摊贩千余人,多集中在藩城堤,形成荒货店一条街。
住在吉祥地方的人运气自然不会差,虽然收荒货赚不了多少钱,仅够糊口,但一年后一笔横财让刘四翻了身。
荒货店和当铺一样,免不了发生窝赃销赃现象,清朝和民国时期都列为特种行业。这天,刘四从一个摊贩手中收了件来路不明的旧皮袄,面料是真丝绸缎,内里是狐狸皮毛。做工虽精致,但不算高档货,貂皮、水獭皮、银鼠皮、麝鼠皮、海狸皮才是好皮子,狐狸皮毛极其普通。而且衣服表面污迹斑斑,还破了几个洞,值不了几个钱。正值夏天,刘四就让堂客把皮袄拆开洗洗,留到冬天再出手。
网上找的图,民国中期流行的皮袄大概是这个式样
刘四堂客把皮袄拆开后,惊喜地发现夹层中竟藏着几十张钞票,全是湖南银行发行的十元、五元大钞(银元票),足足有几百元,在当年可算是一笔巨款。
供图:糖小三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开荒货店不可能不收赃物。平时太贵重的东西和太好的衣服是不敢收的,怕事主找麻烦。他推测这件衣服必是赃物,盗贼应该是在大户人家偷了一批东西,这件衣服可能是顺手当包袱皮使用带出来的,值钱的卖到了当铺,衣服就卖给收荒货的流动摊贩了。也可能是扔掉后被摊贩在垃圾堆捡的。只是盗贼没想到竟然有人把钱藏在旧衣服夹层,让刘四捡了个便宜。
刘四的堂客还是怕事,想主张报官,把钱上交。刘四却认为人无横财不富,这钱到了自己的手不可能再交出去。况且衣服又不是从盗贼手上收的,就算事主报官,侦查对象也是大当铺,流动摊贩不可能找得到了。
最终刘四家留下了这笔钱,等过了一段时间,风平浪静后,悄悄盘掉了藩城堤的破房子,在不远的茶馆巷买了个小院,开起了茶馆。
以吉祥巷为中心的这个区域内,业态极其丰富。旅店、饭铺、茶楼、酒肆云集,消费平民化。今天小酒馆所在的轩辕殿是长沙成衣业聚集地,成衣业认黄帝为祖师,因为“盖闻昔黄帝制作冠冕而元服加荣,树业蚕桑而协章始备。后世利赖之功,宏皆古圣之始创”。轩辕殿设有戏台,每年六月十六日轩辕圣诞之日,都要“演戏庆祝”。从藩城堤到南阳街口,还有一系列带“仓”字的街名,如永丰仓、皇仓街、仓后街、皇仓湾、一仓里等。这些街道皆因集中于此的清代湖南皇仓、长沙府仓、长沙县仓和善化县仓而名。
而茶馆巷是当时长沙茶馆最集中的区域,北起中山西路,南至如意街,为一条曲尺形小巷。
民国时期长沙老茶馆照片 图源:《潇湘晨报》
民国时期,长沙茶馆进入鼎盛时期。1922年长沙有茶馆75家,1926年增至115家,还成立了茶馆业同业公会,茶馆也有了档次。
不过高档次名茶馆不多,只有几家,大多分布在繁华的南门、北门一带。西牌楼的洞庭春茶馆与黄兴南路的德园、八角亭的大华斋和老照壁的徐松泉并称为长沙四大高档茶馆。四大茶馆客源各有偏重,政界及教育界人士喜欢惠顾德园,工商界人士习惯聚集在大华斋,手艺工人喜欢到徐松泉交流技艺行情,行栈老板及上街先生、经纪人则爱到洞庭春相会。
更多的小茶馆则分布在许多小巷深处,与大茶馆相比,小巷茶馆有着静谧、幽雅的特色。茶馆巷的十多家自然十分有名。
刘四就是铁牛的嗲嗲,铁牛本名刘铁,所以得了铁牛这个外号。他自小就是在茶馆巷长大的,不过住的并不是嗲嗲以前开茶馆的老房子,原来的房子在“文夕大火”中烧毁了(大吉祥旅社也基本被毁,现在的几栋老房子都是“文夕大火”后修复的)。历经战乱后的茶馆巷虽然慢慢复苏,却再无当年茶馆痕迹。
还真应了铁牛的那句话:如此吉祥的地方开店肯定生意好。小酒馆开业几年来生意渐渐火爆,竟然还有不少外地的朋友慕名而来,隐隐也是网红打卡地了。
而且小酒馆还是陌生男女的交友圣地,几年来促成了好几对姻缘。像我的朋友老卫就是在小酒馆遇上了真爱,不到一年的时间就领证结婚了。
小酒馆促成了好多对姻缘,只有马桶哥自己还单着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铁牛的徒弟小伟,一开始是迷上了老板娘波波,去小酒馆的次数比我们还多。波波不喜欢他,估计是嫌他长得不够帅,人还有点傻。不过小伟不介意,还是经常去喝酒。傻人有傻福,前年有次在小酒馆遇到一个和同伴到长沙旅游的青海妹子,一通胡吹海侃之后成了朋友。小伟别自告奋勇当了几天长沙导游后,关系进展神速。本来铁牛和小伟做的就是边销茶生意,青海也是重要的销售市场,他干脆长驻青海了。
前几日已经通知我们,春节回长沙要请我们喝喜酒。又快过年了,还单着的朋友可以多去小酒馆试试。
图片来源:长沙全接触
我现在去小酒馆都是在五一路北侧进去,好找的多。我很喜欢这样有烟火气的老街旧巷。最担心的是这个区域的整改和折迁,不过好在目前开福区打出的口号是:街巷格局不变,空间尺度不变,文化记忆不变。希望能说到做到。
作者介绍
枬子,文革初期出生于长沙,做过工人、会计、财务总监。现为资深高级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