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2022冬奥会进入“北京周期”,冰雪旅游逐步升温,产业迎来发展的春天。根据《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1)》,2018年至2020年,冰雪旅游的重资产投资项目总投资近9000亿元;预计2020年到2021年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次将达2.3亿人次,冰雪休闲旅游收入超过3900亿元。本期“蜂巢新视野”的新兴产业观察,就来关注一下中国冰雪产业新时代。
新兴体育产业不可小觑 冰雪市场前景广阔
新兴体育产业的市场规模扩大,冰雪成为当下消费新时尚。2019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国民的休闲、旅游、体育等需求也进入爆发期,以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冰雪节庆为核心的冰雪休闲产品填补了冬季旅游的空白。过去曾令人畏惧的冰天雪地,成为游客竞相打卡的网红圣地,为不同人群带来极致的视觉震撼和别样的环境体验。
从国家到地方,政策层面也非常支持冰雪产业发展。2022年北京冬奥会“3亿人上冰雪”的壮丽图景,为中国冰雪产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从国家到省市、地区层面联动出台支持政策,推动冰雪产业加速发展。国家层面主要从冰雪运动参与人群、发展区域、场地建设、装备器材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明确高质量推动冰雪产业的发展目标;地方层面则根据区域的独特性和资源禀赋制定了不同的发展策略,推动冰雪赛事、冰雪场馆、冰雪旅游等加速发展。
供需两端发力推动发展 室内冰雪场馆优势凸显
值得一提的是,室内滑雪场馆成为近年来中国冰雪市场的重点关注方向,如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只有5家室内滑雪场,而到2019年底已经增加到31家,约占全球室内冰雪馆的一半,且在建、规划的冰雪馆仍在不断增加。
受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限制,滑雪场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且仅有冬季短暂的时间为消费者提供冰雪场地。而室内冰雪场馆突破环境桎梏,满足消费者冰雪体验需求,成为推动冰雪运动普及及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同时,室内冰雪场馆选址限制条件少,可在客源地周边兴建具备完善设施设备的场馆,临近目标消费群体,具备交通便利,可提高复游率。已有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滑雪总人次达2090万,其中室内滑雪总人次已达235万。
延伸冰雪产业链 打造冰雪主题“微度假”目的地
室内冰雪场馆的主流消费客群主要集中在“打卡”游客、初学者、亲子家庭三大类。基于这样的目标客群,提供丰富的冰雪产品体验内容,联动冰雪运动、冰雪培训、冰雪赛事等内容打造以冰雪为主题的城市“微度假”目的地,也是推动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环。
单一业态的冰雪馆(如仅有滑道或仅有冰场)吸引力弱,覆盖客群范围小,仅能作为配套的运动场馆。因此,室内冰雪场馆的建设有必要通过业态布局多样化、冰雪产品创新化、服务保障精细化来提升产品竞争力,打造区域性的旅游地标。
如复星旗下全球知名的度假村品牌地中海俱乐部Club Med就管理着遍布欧洲、亚洲等多个国家的多家雪场。在北京冬奥会的影响下,Club Med将在支持国家冰雪运动产业、打造冰雪假期、推广冰雪文化等多个层面与重要合作伙伴及项目达成广泛合作,继续加大在中国的布局。
而创新应该成为冰雪产业的驱动力。为避免冰雪产品同质化,应通过“冰雪+”融合发展思路,如开发“冰雪+演艺”“冰雪+温泉”“冰雪+研学”等多类型产品,打造冰雪旅游新体验、新玩法。此外,冰雪赛事数量逐年增多,职业赛、娱乐赛等参赛或观赛人数大幅增加,室内冰雪场馆可参与其中,提升场馆影响力,同步培育赛事运营能力,并可拓展周边服务,如培训、装备等内容,既增加收入,亦提升体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