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峡谷 VS 峡湾
我们不止一次提到过
中国没有峡湾地貌
几乎每次都会有人提出疑问:
三峡不是峡湾吗?
两者外形看似相似
三峡却是峡谷,并非峡湾
它们有着很大的区别
长江三峡第二峡,巫峡
峡谷的出现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地势的抬升和河流的切割
基本上属于流水地貌
且形成于内陆,与海水无关
挪威峡湾中神奇的岩石——巨人之舌
峡湾则地处海陆交界处
U形的谷地由冰川造就
一旦气候变暖,冰川融化
同时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入U形谷
便形成了冰川为父、海洋为母的峡湾
挪威盖朗厄尔峡湾中著名的七姐妹瀑布
正是瀑布淡水的注入使得峡湾上层是比重较小的淡水
细说两者的不同
我们拿最典型的峡谷
——三峡与峡湾做对比:
首先,三峡有些河段河水湍急
而峡湾的水大多是平静的
即便沿海处惊涛骇浪
峡湾内部也是无风无雨
其次,三峡水深不过几米或十几米
而峡湾水深可达几百甚至上千米
而且由于有河水和瀑布等淡水注入
峡湾上层为比重较小的淡水
而下层则是比重较大的海水
丹霞 VS 雅丹
能不能讲讲丹霞和雅丹的区别?
几乎每天都会被问到这个问题
而且也多次回答过这个问题
今天就再讲一讲
(快期末考试的朋友注意听了)
两者最重要的区别就是:
丹霞地貌以水蚀为主
雅丹则以风蚀为主
说的再详细点:
首先,形成两者的物质不同
形成丹霞的物质是岩石
形成雅丹的物质则是时代很近
较松软的、由盐胶结的河湖泥沙
因此丹霞规模较大
可见百米高的丹霞山
而雅丹个体相对较小
且容易被侵蚀
其次,丹霞在排列上没有明显的方向感
而雅丹则受盛行风向控制,规则排列
再次,两者颜色不同
形成丹霞地貌的岩石是偏红色的碎屑岩
而形成雅丹的河湖沉积一般是灰黄色的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
为什么我看到的雅丹图片是红色的呢?
其实那些照片往往是在日出后或日落前拍的
或者是摄影师进行了后期处理
所以看上去很红
实地看到的雅丹其实是土黄色的
峰林 VS 峰丛
峰林与峰丛同属喀斯特地貌景观
形成它们的物质基础
都是质地较为纯净的碳酸盐岩
而最终造就峰林、峰丛景观的都是水
虽然峰林峰丛看似孪生兄弟般亲密无间
但它们还是有差别的:
峰林是“流水喀斯特”
形成源自地面的流水作用
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的地方
表现形式则是地面挺立疏密有致的离散石峰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10月
峰丛则是“入渗喀斯特”
简单说就是降水向岩石裂隙入渗形成的
而且多分布在地形上的相对高地
深切的河谷两岸等处
与峰林离散分布的石峰不同
峰丛是群峰丛聚
并且连接在统一的基座之上
峰丛最经典的样子要去七百弄去看
要欣赏经典的峰林景观
桂林绝对是首选
如果要看“正宗”峰丛
可以选择七百弄
不过随着地理学家的进一步研究
桂林不光有峰林还有峰丛
峰丛的分布面积甚至超过了峰林
这里由此成为峰林、峰丛地貌发育最典型
也是最具观赏性的地区
海峡 VS 地峡
要说明白海峡和地峡
就不得不祭出地理君这张手绘的示意图了
从这张图上不难看出
海峡,指两个水域(海或洋)间的狭窄水道
通常位于两个大陆、大陆与岛屿
以及岛屿与岛屿之间
地峡,是连接两大型陆地之中
一个较窄的陆地地区
相当于两个海中间所夹的陆地
巴拿马地峡
大部分海峡分布在板块交汇处
地壳断裂活动比较频繁
在地层断裂带
地势低洼成为海峡形成的基础地势条件
地峡的成因很复杂
有的是大陆板块漂移造成的
有的则是陆地部分下沉到海中造成的
站在马来西亚槟城升旗山山顶
可以俯瞰槟城与马六甲海峡
海峡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是交通要道和航运枢纽
人们常把它称为“海上走廊”“黄金水道”
全球有上千个海峡
其中能通航的有130多个
繁忙的海峡有50多个
和数量繁多的海峡相比
地峡的数量很少
但它的地理位置同样重要
它是沟通大陆和大陆、大陆和半岛的桥梁
是交通的咽喉要道
传播是为了更好地分享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