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在《新大陆游记》中记下一段观感。他从纽约来到宾夕法尼亚州西南部的匹兹堡,听说这座世界钢都出了一位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除去实业家,卡氏还冠着另一个大名:慈善家。这位当时美国第一富豪将长年存下的资产用于公益事业:建校办学、兴立图书馆、创设救济和养老基金。前面两项,特别引起梁启超的注意。他对卡氏多年的善举做过统计:捐资五千万元,建立匹兹堡工业大学;捐资一千万元,建立纽约市图书馆;捐资一千万元,建立纽约以外美国诸市图书馆;捐资一千万元,建立匹兹堡图书馆及工人救恤费,“都合捐出八千万元以上云”。
卡耐基自幼清苦,做童工的日子仍怀求知之心,夜校和图书馆,是他常常要去的。有此人生体验,致富之后,他才会格外关怀普通人的精神成长。梁启超看到了此番真心:“卡氏出身寒微,自其幼时,未尝得受相当之教育,惟恃在公立图书馆中得种种之智识。故卡氏以图书馆为慈善事业之第一,倾全力以助之。余所至各市,无不见有卡氏所立图书馆者。”梁启超亦抱慨叹:“惟其善果,未一播于中国,殆岂中国人无自助力,不足邀卡氏之助耶?噫!”梁启超遂下定一个誓愿:变一变自古私家藏书的传统,在中国筹建公共性质的图书馆。
创议终成现实。1916年11月8日,蔡锷病殁于日本福冈医院,梁启超在上海为这位弟子办了祭悼会,且提出创办松坡图书馆的想法。蔡锷,字松坡,以其命名,纪念的意味很重。着手之后,乃知时世多艰,集资不易。待到1918年,梁启超、李烈钧等人筹款购得徐家汇姚主教路135号余村园,同年11月4日先将“松社”成立起来,松坡图书馆亦加紧筹设,终告成。梁启超亲任馆长。
1922年,在京的松社成员想把这个图书馆迁往北京。1923年,梁启超上书民国大总统黎元洪,黎氏应允,遂拨北海公园快雪堂,以为馆址。松坡图书馆即由沪移京。快雪堂辟为第一馆,专藏中文书刊。专藏外文书刊的第二馆,则设在西单石虎胡同七号——旧为清初建宁公主府。
松坡图书馆架上,有梁启超募资自买的书籍,也有他从欧洲带回的上万册图书。北洋政府拨款所购清末民初学者杨守敬两万余册藏书,珍庋其中,愈加充实了馆藏。日后,梁启超做了国立北平图书馆馆长,把快雪堂和石虎胡同的两个馆并了进来,更将天津饮冰室书斋的藏书献赠。
梁启超认为,开启民智是图书馆重要的社会功能。散财救贫,能解物质之困;掏钱置书,能济精神之匮。这是他与卡耐基相近的识见。在卡氏看,遗酌的最佳领域是:大学、图书馆、医院、公园、音乐厅、体育设施、教堂;而这中间,捐建图书馆最为他所看重。
梁启超没能跟卡耐基晤面,他说:“余至必珠卜(匹兹堡)时,卡氏往欧洲,惜未得见。”未得一面之识,固然有所失,但梁启超深得启发,可说心有灵犀。他在此后的一番作为,荦荦有大成,聊能补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