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甘肃旅游,一直停留在甘南一带,这跟我喜欢藏族文化有所联系。但除了甘南,最深的记忆可能就是敦煌和张掖。 但对甘肃,我的认识十分片面。
古人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2018年尾末,趁着冬雪跨越新年,走了一趟甘肃。分别去了天水(南宅子、伏羲庙、麦积山石窟)、白银(景泰县的黄河石林)、临夏(八坊十三巷、炳灵寺石窟),地方虽然不多,但足够让我从甘肃的历史文化中看到一段不曾接触过的华夏文明。
我曾写过一篇游记,提到甘肃历史跨越了八千余年,当时就有网友质疑我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我何以敢言甘肃历史有八千余年。自然,我不敢,更不是我言。这是历史留下的文明迹象,令后人发现了更早前的时间轨迹:大地湾遗址,为新石器早期及仰韶文化早、中、晚各期文化遗址,人类活动历史由距今8000年推前至距今6万年。
但我今天要分享的并非大地湾文化,也不是甘肃这8000年的历史跨越,而是积石山的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的炳灵寺石窟。炳灵寺石窟的年代十分久远,开凿历史可上溯到“晋泰始年“,正式建立于西秦建弘元年。
石窟的位置十分隐秘,必须走水路才能前往,位于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永靖县西南35公里,在黄河北岸一处山峰林立,万壑争奇,河湾盘曲的小积石山峡中,也就是黄河三峡中的刘家峡内。
刘家峡因大坝截流后形成一处水库,今名炳灵湖。坐上快艇,本一门心思只寻炳灵寺石窟而去,它是甘肃三大石窟之一,由于位置隐蔽而显神秘。不曾想,沿途的山水风光尤其迷人,类似桂林山水,却不同于桂林山林那般秀气,刘家峡自西北本有的大气令人眼前一亮。
登岸再望群山与湖水,风光清丽,千峰竞秀,崖如刀劈,1600余年石窟仿佛从峡谷里传来了工匠们凿刻的声音,这历史的声音内似乎又是听到了淳厚悦耳的诵经声。
炳灵寺石窟与麦积山石窟一样,历经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等各朝代的不断开凿、营建、修葺、扩建。同时还包括吐蕃王朝时期、确斯罗藏族政权时期及其后藏传佛教的长期经营,规模逐渐扩大,形成了仅次于敦煌石窟的具有藏汉两种风格的著名石窟寺。
但比敦煌石窟还要早100多年,是中国唯一一座濒于黄河又处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早期石窟寺。距今有1600多年历史,现存窟龛216个。其中,存有造像815尊,壁画约1000平米,各类佛塔56座,馆藏珍贵文物354件。
但在现存窟龛中,最为精华的要属169窟,这169窟与麦积山第74、78等窟的佛像造型相近,但74、78等窟去的时候并未开放,也许是年底淡季,或是进行修缮维护等其他因素,无缘看到。
169窟是炳灵寺石窟中规模最大、时代最早、内容最丰富的洞窟,内有现存佛龛24个,其中第6龛发现有西秦“建弘元年岁在玄枵三月二十四日造“的墨书题记,确立了炳灵寺石窟的正式建造年代。
因此,169窟不但是炳灵寺石窟年代最久远的,也是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它的发现给后人一个重大启示:确定在无重大改革时期,佛教造像样式常常几十年间变化不大。
但游客如果想一睹其风采,必须另外花钱买票了。其位置就在唐代弥勒大佛的上方。
唐代弥勒大佛是炳灵寺石窟最大的造像,建于唐代开元19年,上半身依山石雕,下半身泥塑,高达27米,是世界第九大佛,中国第五大佛。
进入峡谷之内,不论走在何处,都可以看到这尊大佛。由于正逢冬季,峡谷之内的水已经干枯,四周灌木树丛也褪尽绿色,但在一场雪后,却有种极为难得的山谷幽静。
但除了169窟,第3窟个人觉得是必须要看的。它始建于唐代,明代重绘,属方形平顶窟,南壁开上,下两龛造像。窟内正中依山雕凿一唐代四坡顶,仿木结构石塔,塔基与崖体相连,塔顶正中有印度佛塔中常见的覆钵形。窟内四壁及石塔表面壁画系明代重绘藏密题材。石塔正面开一门,门内塔室中空,可能曾有造像或者安置经书。
但有游客以为这石塔是后期搬过来的,实际上该石塔在凿石窟之时,工匠就已经余留中间石块不动,似以“回”字凿开崖壁,然后以中间“口”字凿刻出石塔模样。因此这石窟显为方形平顶窟。而这也是3窟的凿刻技术的精妙之处。
当然,整个炳灵寺石窟,如果将每个大大小小的石窟都看个遍,瞧个仔细的话,不禁发现乍眼望去,崖壁上的窟龛确实震撼心灵,但细看之时,犹如时空穿越,古人的双手充满了灵气,这些石刻泥塑造像在漫长岁月里经历史积淀之后,仿佛是活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