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卢秋英
“村里不仅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级集体经济也从无到有,从薄弱到逐渐强大,如今年收入60万元。”近日,谈起村里的变化,扶绥县昌平乡四和村党支部书记李本昌自豪地对记者说道。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四和村统筹推进扶贫、乡村建设工作新机制,集聚众智,发展特色产业,盘活村级集体经济,推动脱贫攻坚、乡村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坚持精准施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走进四和村村委办公室,记者看到墙上挂着数十面锦旗和牌匾。“弘扬立屯精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2017年度扶绥县脱贫攻坚红旗村”“2017年度崇左市脱贫攻坚红旗村”……这些都是四和村在开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的成绩。
四和村共有1086户3626人,2015年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180户614人。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各级帮扶单位定点帮扶四和村,驻村干部、帮扶责任人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制定计划,分类帮扶,综合施策,通过利用现有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组织贫困户发展产业、参与创业实现增收致富,脱贫攻坚取得了明显成效。2017年,四和村实现脱贫摘帽;2019年底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26%。2017―2019年,四和村连续三年获得崇左市脱贫攻坚红旗村荣誉称号。
“村里要发展,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四和村驻村第一书记赖文海说。2015年,四和村的公路还没有硬化,泥巴路成为了制约整村发展的瓶颈。为此,四和村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为抓手,以实施通村水泥路为突破口,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改善村容村貌。
如今,全村6个屯通水泥硬化路,安装了数量不等的太阳能路灯,建有村卫生室、办公室和篮球场;建设了1处污水处理设施,投资300多万元打造了小同、陇午2个屯乡村风貌提升示范点,建立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大大提升了民生幸福指数。
注重发展产业,盘活村级集体经济
脱贫致富不是一句空话,只有发展实实在在的产业,才能给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对此,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整体环境的同时,四和村根据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大力发展澳洲坚果种植。
“四和村有种植澳洲坚果的历史,且澳洲坚果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一亩地可以种植25株,种下后管理得好,一亩澳洲坚果每年收入4000元至5000元。”赖文海介绍道。
2017年,四和村小同屯李汉标通过种植澳洲坚果实现脱贫。去年,李汉标不仅扩大了澳洲坚果的种植规模,还在澳洲坚果园套种了木薯、花生等经济作物,"加上种植甘蔗的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了。"李汉标说。
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四和村还鼓励一部分人外出务工,响应扶绥县"一户一薪"政策,巩固脱贫成效。
在鼓励村民发展产业的同时,四和村驻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还集思广益,盘活村级集体经济,唤醒"沉睡资产",助力脱贫攻坚。该村以"一轴多翼,多元发展"的模式独树一帜,多点开花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生命力。如委托公司经营甘蔗收割机、种植甘蔗、入股企业、出租土地等。目前全村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多达9个,截至2020年8月,共有4个项目获得了收入,达到8.425万元,预计2020年底收入可达到68.19万元。
全面脱贫大闯关,乡村振兴再出发
行走在四和村,道路宽敞通畅、干净整洁,村民利用拆除后的旧砖铺设庭院路面,制作"小花园"围挡,种上心仪的花草,打造出一道别致的风景线,美不胜收。
"我们以'整治生活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整治旧房裸房、注重村庄规划'为目标,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继续发挥党员、村屯干部做先头,村民群众捐资投劳的作用,做好乡村振兴工作。"赖文海对记者说。
四和村在全面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以点带面,扣好乡村振兴的第一颗纽扣,大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既夯实了脱贫攻坚内涵,更提升了乡村风貌的颜值。
目前,四和村卫生、环境质量得到了质的提升,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上有各级党委、政府脱贫攻坚好政策,下有真心帮扶的好单位、好干部,让四和村村级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基础设施从弱到强,坚定了村干部和村民的发展信心,四和村群众的日子将越过越富足。"赖文海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