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昆明市区螺峰山下的翠湖公园是昆明人最爱去的地方了。一年四季,哪有一处地方能够如同昆明这般拥有四季如春的温柔。翠湖公园自然也是一年四季受到当地人和游客的欢迎。
曾经的翠湖公园是滇池的一部分,史称为菜海子,直到民国年间,翠湖地段水位下降,才辟为公园。如今的翠湖公园可是昆明一大胜景,春有樱花、夏绽荷花、秋冬来自西伯利亚的红嘴海鸥带来新的生机。
翠湖公园东西横卧唐堤,南北贯穿阮堤,双堤十字交叉将湖面分成四景五大区。中间为湖心岛,东为水月轩,南为九曲桥,西坐海心亭,北为九龙池。可谓一步一景,景观各成一派,却又款款相连。
清晨的翠湖公园总有老年人遛弯,锻炼身体,园中绿植花开,空气清新,莺歌燕语。慢慢散步,快快跑步都是相得益彰。午后的翠湖公园逐渐热闹起来,春夏之际,在园中寻找一抹春色,绽放的春花,正是久居而出的市民最想见的昆明春景。
沿着金字翠湖匾额的大牌楼进入公园,先是通过一道景墙,来到水月轩中赏花。水月轩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由今建水人蒋楦在此凿池筑楼,种植海棠,开设了昆明第一家照相馆。后又在此开设了第一家售票电影院。30年代后这里有成为国民党办公区,幸而时至今日水月轩又成了那个春日里海棠绽放供游人观赏留影的好地方,似乎又重回了清朝时期的光景。
翠湖的中心有一处观鱼楼,是公园内最主要的一处景观。亭台水榭的园林建筑布局,座落于翠湖中央,游人漫步在连廊之上,赏花观鱼,岂不乐哉。午后的游人慵懒的坐卧在水亭之中,顾不得形象素质,只是惬意享受这翠湖公园中的悠然自得,如同自由欢脱的鱼儿一样,偷得片刻欢愉。
观鱼楼始建于清道光十五年,由云贵总督阮云捐建。极具江南风韵的水榭曲桥建筑,历经多次修筑,至今留存两座三层八角琉璃亭。在充满江南韵味的古楼水廊之上观鱼又是别样的一番享受。
绕过观鱼楼,继续西行是一座两层重檐四方亭,名为海心亭。海心亭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一年,两侧对联“百亩碧漪经雨洗,四堤绿柳任风梳”,这是登上海心亭所见之风景,写尽了昆明春城的风雨春色。
最后在绕出翠湖公园之时,不要忘了进到滇春苑,赏赏春城茶花。门额之上“霞灿鸥祥”题字,正是此处风景写照。茶花如荼,海鸥振翅翱翔,一副“霞灿鸥翔”的景象。两侧是明代三大才子之首杨慎的《望江南》中的诗句“海上千枝光照水,城西千里暖红霞”。诗句中的“海”字便是指翠湖菜海子。
海鸥与少女、海鸥与茶花都是昆明绝美的城市名片。而在这小小的翠湖公园之中却皆得以赏鉴。所以说来到昆明如果不来这翠湖公园走一走,又怎能知道昆明最美的景色在此已是展现得淋漓尽致。茶花、海棠、红嘴鸥与江南建筑,历史岁月与昆明人的老生活在翠湖一隅尽情书写着风光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