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MART度假产业平台是以专家委员会为核心,集结了1000余位开发、投资、运营、设计、文创等各领域的创意大佬,通过每年的博鳌文博会、文旅及乡创产业峰会、乡创学院等,以及他们一线操盘的实践经验为文旅行业带来深度专业的内容。
文旅行业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敢于突破、特立独行的“坏孩子”,才有了差异化和唯一性的好项目与内容。关注“SMART名人堂”栏目,我们将定期分享平台上的名人思考和经验给你。
▬
她时常穿着蓝色上衣,围着一件印有“卓也小屋”字样的围裙,头发松散又随意地绑起来,像邻居家的阿姨一样,笑呵呵地出现,跟你聊上两句,一扭头又去忙自己的事。像阳光,出现的时候暖洋洋的,又像清风,走的时候什么都不带,只留下微风拂过脸颊的惬意感。
她是郑美淑,与丈夫卓铭榜同是卓也小屋的创始人,台湾省国立中兴大学农学硕士,台湾蓝四季研究会协会总干事,成立卓也蓝染染工坊并努力朝产业化经营,与休闲产业结合推广蓝染,至今已有18年。
她的卓也度假园区如今也在台湾近百家休闲园区、上万家民宿中成为行业领先,成为SMART乡创结合分析研究的典型案例,她本人也是SMART度假产业平台专家委员会委员。
民宿:因爱而生,因爱而美
卓也度假园区位于台湾省苗栗县三义乡双潭村,由郑美淑和丈夫卓铭榜共同创立,夫妇二人结婚多年,伉俪情深。做了很多年生意后,对这种生活产生厌倦,决定另寻一处安静的居所,开始新生活。
当时的郑美淑夫妇“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忙碌了数年,终于有机会静下来,慢一点生活。看了很多处山林,之所以选择这片山头,是因为那时山上有几只猫头鹰幼崽,为了让小猫头鹰平安健康地长大,二人买下这座山,决定亲自来呵护山里的生灵。
二人就这样在苗栗安居下来,在山上建立居所。有着多年专业景观设计经验的卓先生“大显身手”,东盖一栋木屋,西搭一处瓦房,一个因爱而生的小屋就这样诞生了,这就是如今卓也小屋的雏形。
卓也小屋虽是民宿,但又不只有住宿餐饮的功能,它把吃、住、游、购、娱都涵盖进来,对传统农业模式进行升级,增加在地化、精致化、深化形成园区的特色,倡导传统叉科学的农村生态理念,推广乡土特色,与市场做区隔,对民宿的概念进行了完美颠覆。
郑美淑老师在2019年博鳌文博会上演讲
郑美淑与丈夫都是农家子弟,对农业和土地感情颇深。她在2019年博鳌文博会上分享了十几年来在台湾发展休闲农业的经验,“做休闲农业或者是田园综合体一定要用农业来做基础,尤其是农业的生产活动,要把农村美好的田园景观和农民的深度文化进行结合”。用农业的产品、餐饮、生态等,给游客休闲度假的多样选择,这也是当下休闲农业或田园综合体发展的趋势。
在小屋的经营管理上,不愿止步不前的郑美淑采取了策略联盟,与当地居民一起办活动,共同销售盈利,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园区内有四五十个店家,这些店家各有不同业态,最终却交融成了良好的生态,共同维护卓也小屋的发展。
不同于传统项目的广拉资源式营销,卓也小屋主要依靠口碑行销。“如果你的项目有特色,有内容,那么各个媒体就会喜欢来报道,而不是你去找媒体,所以我们只要做好自己,很多客人就会来的”。郑美淑和丈夫卓铭榜,以及培养了将近十年的助手,从不空喊口号,而是以实际行动向人们展示卓也小屋的服务和理念,好的口碑慢慢形成。
卓也小屋既是民宿,也是私宅。郑美淑夫妇在此与自然共生共荣,你以为是的费尽心思维持的精致生活,其实只是他们日常的生活方式而已。郑美淑对家园和自然的热爱生发出强大的力量,也因这种热爱使卓也小屋越来越美,成为一个小而精,小而美,小而令人感动的地方。
蓝染:那一抹蓝,绵延不断
早在二十年前,郑美淑就有做蓝染的想法。蓝染是一种古老的印染工艺,最早出现在秦汉时期。蓝染的重要原料是蓝靛,主要以蓝草植物提炼而成,早期曾是台湾人重要的生业资源,在1880年台湾外销的产业中,蓝靛以重量统计排第三名,当时成为台湾的标志。
蓝色是老天爷给的颜色,以蓝为本,将上天赐予的色漓漓萃取,以双手为承载,将古人遗留下来的工艺传承下去,蓝染是发掘在地产业的价值,对文化寻源的一个过程,这也是郑美淑最喜爱蓝染的原因之一。
工作人员给学生们讲解蓝染
得益于三义乡高湿度、中海拔的气候,郑美淑有计划地栽培了山蓝、木蓝、蓼蓝、菘蓝四种蓝草,经过加工可以成为颜料,用来制作蓝染工艺品,也可以让游客亲自体验蓝染过程,成品还能作为伴手礼带回家。
种蓝、采蓝、打蓝、建蓝一直到蓝染及染布作品制作,全部在园区呈现,一条龙式服务带给游客更大更广的欢乐。生产,萃取、整合、植入,一系列生产将蓝染的价值最大化。
“仅仅提供服务的做法似乎缺点什么。利润高当然比较好,但失去了“生产”和“加工”这两级,仅留“服务”,将来在发展上恐怕无法永续。”郑美淑的丈夫卓铭榜,卓也蓝染另一位创始人说。用蓝染做内容,既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还能逐步增强竞争优势。卓也蓝染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产业,提升了卓也园区的附加价值,增加了对市场的吸引力,未来也有无限升值的可能。
部分蓝染服装与工艺品
如今的纺织印染也相当发达,然而染料都是人工化学合成品,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而蓝染用的是纯天然草药做成的染料,既能防蛇虫叮咬,还能杀菌预防皮肤病,不会给生态造成影响,节能低碳又环保。
特色:天然为美,点滴积累
木头与砖瓦建成的小屋静静躺在山上,每栋房子都没有统一的风格,高低、大小、形状各不相同。有的小屋建在显眼的地方,远远就能看见,有些隐蔽在林木间,还有些长得像存粮食的谷仓。这些木屋组合在一起,与清风明月、林木野花一样,都是大自然无尽的宝藏。
小屋不是一下子建成的,而是一点一滴地积累而成,是自然的产物。这里原本是一片荒废了几十年的竹林地,还有一片废弃了的水梯田,田里有鱼有蛙,野生又热闹。郑美淑夫妇依照地形修建房舍,一小块一小块地搭建,因地制宜,尽量不破坏原来的地形,不做移土填湖之类的工程,最大程度上还原自然原始之美。
小屋的房间也是由二人亲自打造的,天花板和椅套用的是郑美淑的手作蓝染布,桌椅是用水灾过后顺着溪水而下的漂流木制作,屋内的装饰则由父亲手工编织而成。屋内的灯多为传统灯泡,散发出温暖的光,与竹子、木屋交相辉映,营造出温馨浪漫的氛围。
蓝染布和手工艺品不会产生过多工业废料污然环境,漂流木将来也能回归大地,化作春泥呵护花草。卓也小屋没有冷冰冰的工业金属感,只有天然之物带来的最原始的亲切,就像回到了人类原本生长的地方。
山居生活总是清闲惬意的,远离工业森林后的生活让人神清气明,身边的事物都格外动人。绿头鸭和白鹅在水面游来游去,时而把头埋到水下找食吃,时而上岸与住户来个亲切“互动”。绿树成荫,夏日可消除暑气,走在小路上偶尔撞见母鸡带着一队小鸡神气又悠闲地走过。树林间爬来爬去的松鼠,夜晚安静之时悄然现身的萤火虫,山林间偶尔传来的巡夜猫头鹰的叫声,动静之间,勾勒出人世间的一处桃花源。
卓也小屋的蔬菜取自郑美淑亲手种植的菜园,新鲜的牛奶来自附近的飞牛农场,餐厅还有屏东大花农场提供的玫瑰花,每天都是新鲜纯粹的天然食材,没有复杂的工序,精细的加工,保留了食材原本的营养成分,吃的是滋补美味,也是一份清安自在。
文创:文化是魂,产业是体
“文化是魂,产业是体,文化没有产业就会被边缘化”,郑美淑说道。文创走近农村,有助于创造农村新生命。
台湾客家庄是油桐花的故乡,美丽的油桐花也是客家文化的体现。勇于创新,创意不断的郑美淑将蓝染与油桐花进行融合,通过现代技艺做不同的图样,这种与当地产业进行结合的模式,将蓝染文化进一步升华,碰撞出了新的活力。
除此之外,郑美淑还与三昧堂合作,为布袋戏精工戏偶作品《基隆山之恋》提供蓝染技艺支持。三昧堂行销总监严鸿仁指出,“郑美淑将蓝染染在棉布与乌干纱上,利用深浅不一的蓝色,营造出云雾飘渺的山岚意向,戏偶头上的造型也采用天然玉石装饰,让山石与烟岚两种意象同时呈现在一尊戏偶上;另为让戏偶主视觉更加飘逸,特再染六公尺高的山水棉布作为背景,呈现山峦远近层叠的风景,完全与戏偶合二为一。”
卓也蓝染有一个生产化的工作坊,一楼有染坊,二楼有一个图案设计室,还有六个台湾一流美术系毕业的画师从事创作。染工在染坊染布,接着缝制,与画师合作,做成各种文创产品。
疫情期间,郑美淑还制作了限定蓝染口罩,延长口罩的使用时间,可以把医疗级口罩留给更需要的人,解决口罩供不应求的问题,既好看又实用。一经上线,便受到顾客的热烈追捧。
多年来,郑美淑这个名字已经和卓也小屋、卓也蓝染成为一体,她投身于乡村,在乡村中找到生活的智慧,对土地有着莫大的信任,在自然里创造美,又将美融合到真真切切的生活里,感受土地传递出的微能量,感受自然赐予人类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在这样的生活里,人生快意,潇洒自如。
采访/撰文:方程
文中图片均来自嘉宾提供